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是一套高產、穩產、低耗、經濟效益高和生態效益好的栽培技術體系。其中精量播種技術是在地力、肥水條件較好的基礎上,適當降低基本苗(8-12萬基本苗/畝),依靠分蘗成穗為主,并運用綜合配套栽培技術,使穗足、穗大,粒多、粒重、高產。在中等肥力田塊、或高肥力的晚播田塊,以及栽培技術條件和管理水平較差的田塊,采用半精量(13-16萬基本苗/畝)播種技術,在一定穗數基礎上,主攻穗重,獲得高產。 1、培肥地力。 2、選用良種。早茬麥選用皖麥38、煙農19、新麥18、淮麥20、皖麥19、皖麥50、皖麥52等品種;晚茬麥可選用皖麥33、皖麥30、揚麥158等品種。 3、降低播量,適時早播。目前我省淮北旱茬麥畝產500公斤以上的高產田塊,每畝基本苗可以控制在12-15萬,如果提早到9月底10月初播種,如果能保證一播全苗,基本苗可降低到10-12萬/畝。晚茬麥于10月20日前后至10月底期間完成播種的,每畝基本苗18-20萬。 4、科學施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2000-2500公斤,純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10-15公斤,氧化鉀5-7.5公斤,氮、磷、鉀的比例為1.0:0.7-1.0:0.3-0.5,每畝增施鋅肥1-2公斤。施肥方法:氮素化肥的50%%作基肥,其余作追肥,磷、鉀、鋅肥及有機肥全部基施。推廣化肥深施技術,及“氮肥后移”技術,追肥時間推遲到拔節、孕穗期前后。晚茬麥追肥可提前到返青期。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技術,每畝還田秸稈200-300公斤。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5、培育壯苗。冬前壯苗指標,半冬性和弱冬性品種冬前主莖葉齡一般為6~7片,單株分蘗5~8個,越冬前每畝總莖蘗數達到70-80萬,拔節高峰期達到90萬(不超過100萬)為宜。 6、足墑播種,提高播種質量。播種時墑情要達到田間持水量的75%%~80%%,要求下種均勻,深淺一致,播量準確。(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