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油菜栽培關鍵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0:28 |
干旱缺水是山地油菜增產的主要限制因素,因而,如何順應天時地利,趨利避害,充分應用農業技術在抗旱栽培上的增產作用,是增加山地油菜產量的關鍵。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培育壯苗 在山地油菜單株生產力中,主莖角果(產量)占有一定比例,主莖產量可通過合理密植等措施來爭取。但還有70%~80%的產量來自分枝,而分枝產量是由各分枝和每一分枝角果數的多少來決定的,尤其是與第一次有效分枝數的多少關系最大,因此,加強苗期管理、培育壯苗,增加第一次有效分枝,以形成一個增產的苗架就顯得極為重要。油菜的分枝是每個葉節的腋芽生成的,但腋芽能否形成分枝?分枝是否有效?這都與栽培條件緊密相關。 栽培條件好的第一次分枝就多,反之則少。油菜的葉片由于生長部位不同,其形狀是不一樣的,著生在主莖基部的是長柄葉、中部為短柄葉,上部是無柄葉。生產當中,第一次有效分枝多發生于上部無柄葉的節位上,少數在短柄葉節位上。因此,增加無柄葉以爭取較多的分枝,而這三種葉片又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無柄葉的多少受短柄葉影響,短柄葉的多少受長柄葉的影響,顯而易見,長柄葉多了,短柄葉也就多少,短柄葉多了無柄葉就多,第一次有效分枝的機會就增加了。可見,長柄葉是形成第一次有效分枝的基礎,而長柄葉又是在油菜苗期形成的,所以,加強苗期管理及時利用有限的雨水進行間苗、定苗、除草、追肥、防蟲,使幼苗能很好的發棵,生長健壯敦實,促使主莖葉分生長點最大限度地分化葉芽,增加第一次有效分枝數和總葉數、擴展單葉面積,促使花芽快分化、多分化,才能有效地提高產量。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合理施肥 油菜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吸肥能力強,對氮、鉀的需要量大,對磷肥、硼肥反應敏感。加之種植的山地多為瘦紅土,土壤肥力不足,針對干旱缺水實際,在生產中提倡施足農家肥,增施種肥,重施苗肥。山地油菜以一次性施入為主,即每畝施農家肥1000~1500千克,種肥畝施尿素5千克,硫酸鉀15~20千克,普鈣30~40千克,追肥利用“土黃”雨水畝施尿素10~15千克,在五葉一心時施入。針對紅壤普遍缺硼的實際,可用硼砂0.5千克/畝作種肥或在初花期畝用新硼肥60毫升兌水噴施,防治“花而不實病”增加油菜結實率。 病蟲害防治 油菜經常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白銹病、霜霉病、蚜蟲小黑蚶、黃條跳鉀、菜青蟲等,近年來有部分地區發生根腫病。要因地制宜,準確診斷,及時防治。 適時收獲 油菜過早收割,籽粒不飽滿,千粒重低,影響產量和含油量,過遲收割在收運過程中拋撒很大。適時收獲才是實現油菜豐產優質的重要保證。油菜收獲以黃熟期為最佳,此期油菜表現為主莖灰白色或淡黃色,大部分葉片干枯落。主軸角度轉現正黃色,表面富有光澤分枝下部角果接近黃色,中上部角果轉黃綠色,全株和全田角果達到70%~80%現黃,是收獲比較理想的時期。收獲時要接近植株基部低割,有利于種子后熟,收割應在早晨露水未干時進行,割后就地角鏟平鋪塑料薄膜后將油菜連莖桿堆捂4~5天后捶打抖落、曬干、揚凈、入庫或出售即可。 (記者 佚名)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棉花“兩無兩化”栽培新技術 下一篇:為冬小麥田除草支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