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小麥越冬時常發生凍害,不少地塊嚴重減產甚至絕產,給農民造成較大損失。筆者通過調查認為,預防小麥越冬凍害需把好品種、播期、肥水等三個主要關節。 1、品種。小麥品種在越冬性上有很大差異。依據小麥分化所需經歷的低溫及其時間,我們把小麥分為冬性、半冬性或半春性、春性幾種類型。一般來講,小麥冬性越強,抗凍能力越好。春性品種在冬麥區一般只能春播。半冬性品種或半春性品種對種植區域要求較嚴格,遇上嚴冬,加上栽培不合理,就可能造成越冬凍害。因此,選擇好品種對小麥安全越冬十分重要。一般來講,魯南、魯西南地區育成的品種春性較強,抗冬能力相對較弱;魯北和膠東地區育成的品種冬性較強,抗冬能力相對較強。在購買品種時,首先了解要買的品種由哪里育成,而不是由誰繁殖。然后了解品種是冬性還是半冬性,幼苗匍匐還是直立。一般來講,冬性品種或半冬性、幼苗匍匐的品種抗凍性都比較好。當前,生產上正在使用的品種濟麥19、濟麥20、濰麥8號、煙農19、煙農23等屬于冬性或抗凍性較好的半冬性品種。 2、播期。對于冬性品種來講,播種早些對越冬安全影響不大,對于半冬性品種安全越冬影響很大。我省歷史上以“秋分”,即大約在9月25日至十月一之間為適宜的小麥播種季節,F在來看,這個時間播種偏早。原因有二:一是大多品種冬性偏弱,播種早了冬前進入二棱期甚至小穗分化期,抗凍能力大大減弱;二是現在無霜期延長,過去十月一基本初霜來臨,而現在我省初霜一般推遲到10月10~15日,即無霜期大約延長了10~15天。因此,仍沿用過去的播種時間就不適宜了。然而,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工作進度加快,有些農民在10月25日前就播種結束,這是近年來不少地方小麥冬前出現旺長、越冬大量死苗的主要原因。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肥水。底肥過足,尤其氮肥過量,磷、鉀肥不足,水分又充足,幼苗生長快,細嫩,抗凍能力減弱。因此,在土地肥沃的地塊,應適量施化肥,多施有機肥,平衡營養,適當控制水分,則幼苗粗壯,分蘗節儲藏糖分多,麥苗自然抗凍性增強。 此外,播種過深、播種量過大,也是導致小麥越冬抗凍性減弱的一個重要原因。一般條件下,小麥播種深度2~3厘米最為適宜,沙土地可適當深些,黏土地適當淺些。播種量過大,幼苗擁擠,形不成壯苗,自然抗冬能力減弱。一般情況下,多穗型(即分蘗力強的)品種,在適宜播期、墑情適宜條件下,畝播種量不宜超過7.5公斤,超出適宜播期,每過一天,可增加0.25~0.5公斤種子。大穗型品種(即分蘗力弱的)品種,一般畝播種量9~10公斤為宜,過了適宜播種期,每過一天,可增加0.5~0.75公斤種子。上述播種量,是在適宜播期、適宜播深和良好墑情條件的播種量,若條件改變,應適當增加播種量。(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