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生料微孔墻式栽培技術(shù)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shù)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8-03 11:12 |
我國黃河以北地區(qū)秋末冬初和初春,是種植平菇的最佳時期。采用生料微孔墻式栽培技術(shù)栽植平菇,菇房空間利用率高,設(shè)備投資和管理消耗少,生產(chǎn)成本低,經(jīng)濟效益高,頗受農(nóng)民歡迎。現(xiàn)將該技術(shù)介紹如下: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4 裝袋播種 播種前把2kg尿素溶在200kg水中,再與培養(yǎng)料充分混合,待料溫降至30℃以下再播種。每個菌袋播5層菌種,共用菌種0.2kg,裝滿后正常菌袋重量為3.5~4kg。播種方法:將0.2kg菌種分成5份,其中3份量較多一些,先在扎繩的一端放上一層較多的菌種,蓋住此端通氣孔,再往里面裝拌好的培養(yǎng)料,邊裝邊壓實,裝至該袋1/4處,貼袋邊孔眼放1份量少的菌種,繼續(xù)裝拌好的培養(yǎng)料至中間通氣孔,再貼袋邊孔眼放一層量較多的菌種,用種量同兩端一樣。裝至該袋3/4處,再放一層少量的菌種,裝至另一端孔眼時,將剩余的菌種蓋住孔眼,最后用繩扎緊袋口。 5 發(fā)菌培養(yǎng) 裝料完畢,將料袋放在適溫、通風、避光處發(fā)菌培養(yǎng)。菌袋溫度控制在22~28℃為宜,不管天冷天熱,袋堆都要放溫度計,每天檢查幾次。培養(yǎng)15~20天即可。袋溫超過35℃易引起燒袋,造成絕產(chǎn)。 6 脫袋壘墻 發(fā)好的菌袋表面覆蓋著一層白色菌膜,把料拍結(jié)實,拍打時,有“嘭嘭”音。料面分泌黃水珠,說明菌絲已發(fā)育成熟,到了出菇階段。這時用刀片將菌棒中間薄膜割開,將薄膜脫至菌棒的兩端。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取園土去雜草后,加草木灰與適量復合肥混合均勻,和泥壘菌墻。用泥將菌棒隔開5~10cm,菌墻高90~110cm為宜。菌墻上端用泥抹平,做成槽型作注水用。菌墻中間每隔1~2m插1根直徑4~5cm的圓木棍,菌墻砌成后將木棍抽出。出菇時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管理。 用塑料袋微孔生料墻式栽培平菇,不僅通氣良好,菌絲生長快,且污染率低于0.1%,操作方法簡便,產(chǎn)量又高又穩(wěn)定。(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
上一篇:夏玉米“隔行去雄”好 下一篇:夏季大白菜不包心的應對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