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施有機肥料,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菜地的有機質含量在3%以上為好。而一般新菜地有機質含量僅在1%左右。有機肥料能改善土壤結構,豐富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保肥、供肥、蓄水能力。因此,要千方百計增辟肥源,增施有機肥料。 二、合理進行土壤耕作。一是配合增施有機肥料,逐步加深耕層。二是利用冬耕凍土、夏秋曬垡,促進土壤熟化,保證土層疏松肥軟,提高土壤有效肥力。 三、輪作養地,用養結合。一是在輪作中安排一定的豆類蔬菜(包括豆科綠葉菜如豌豆苗、苜蓿等),以借助于共生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壤的含氮量。據測定,蠶豆每畝可固定13.35公斤氮,相當于67公斤硫酸銨,毛豆每畝可固定10公斤氮,相當于50公斤硫酸銨,豇豆可固氮6.35公斤,相當于31.5公斤硫酸銨,苜蓿可固氮7.4公斤,相當于37公斤硫酸銨。二是在輪作中安排一些芥菜、豌豆等,它們能吸收利用一般蔬菜所不能利用的磷、鉀,且其吸收量的14-34%又可以有用態分泌到土壤中,可改善下茬蔬菜的磷、鉀營養供給狀況。 此外,還必須根據每一地塊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采取培肥措施。例如,易發生內澇的低洼地,必須解決水的問題;對于酸性土壤,必須施用石灰質肥料;對于鹽堿土,則需采取鹽堿土改良措施。(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