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苗椒苗移栽應注意問題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2:03 |
移栽棉僵苗遲發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移栽質量差。棉苗移栽時土壤粗糙,挖穴淺,穴內有干坷垃,棉苗放置不正,壞缽體、散缽體沒有剔除,培土不實造成露肩缽、吊根缽,缽體與大田土壤結合不好造成缽苗失水,形成僵苗。對應措施:挖穴時干土塊要清除,栽的缽體要低于地面2厘米左右,先覆土至缽體2/3處,把缽體外的覆土按實,然后根據墑情和溫度適當澆水,等水滲完后,再覆土封嚴缽體。 缺肥或施肥過量。育苗時施肥不足,苗床不肥,育的棉苗因缺肥長勢弱,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栽后再遇不良環境,很容易出現僵苗,移栽時缽體施尿素過量,又容易引起燒根傷苗,導致緩苗期延長。對應措施:除苗床施足底肥,培肥缽土外,移栽前2~3天苗床噴施一次2%尿素溶液或600~8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等離家肥,以補充棉苗體內養分,增強缽苗抗御移栽斷根創傷的能力。結合移栽每畝再穴施52%棉花專用肥2.5~4公斤,以利于早發苗。 管理滯后。麥棉套栽共生期“三爭”矛盾突出,棉苗長勢弱。收麥后光照條件改善,但土壤板結嚴重,棉苗處于缺肥、缺水狀態;麥茬繼續蒸騰失墑,害蟲由麥棵大量向棉苗轉移,這時正處于三夏大忙,管理滯后很容易出現大量弱苗、病苗、死苗和僵苗。因此要及時進行管理,即遇旱搶澆保苗發棵水,搶施提苗肥,搶中耕滅茬、破板結,搶補苗、定苗、保密度,搶防治病蟲,特別要注意防治棉花蚜蟲、紅蜘蛛和盲椿象。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小辣椒的移栽 一、移栽 1.移栽時間。小辣椒移栽時要選擇大苗、壯苗,苗高15~20厘米,有6~10片葉,已經現蕾開花,根系發達、完整并帶有老床土的苗子,苗子的葉色黑綠屬正常。在谷雨前后,即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地溫開始穩定在17℃~18℃時移栽比較適宜。過早易受凍害,不會生新根,緩苗慢,容易形成小老苗;過晚則影響產量。 2.移栽方法。移栽小辣椒要看天、看地、看苗。看天,就是在晴天的傍晚或者陰天進行,最忌雨天移栽。看地,就是看土壤墑情,以黑墑移栽為宜。看苗,就是要選大苗、壯苗,移栽根系發達的苗子,能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 一般采取一條龍移栽法:起苗(要多帶土,少傷根)、運苗(要防止機械損傷)、刨坑(或沖溝或平栽)、施肥(每穴一把有機肥)、栽苗(栽直壓實)、澆水(要澆一碗救命水、返苗水)、撒毒餌(每畝地用90%晶體敵百蟲150克加溫水1.5公斤化開,均勻噴灑在5公斤炒過的麥麩上悶4小時即可)、培土(用以防倒苗、保墑)等連續作業,一次完成。只要在移栽中環環扣緊,就能一次定植全苗。 3.合理密植。小辣椒株形緊湊,分枝力弱,不易徒長又較耐陰,適宜密植。合理密植既能充分利用陽光和地力,使個體和群體得到協調發展,多結椒、長大椒、椒籽多,又能早發棵、早結椒,提高辣椒的品質。據中國農科院蔬菜所測定,辣椒合理密植與稀植相比,在高溫月份土壤溫度降低1℃~2℃,能降低氣溫2℃~5℃,空氣相對濕度平均增高13%。能降低光照強度,從而使病毒發病率降低17%左右,病性指數為6.4。因此密度能改變小氣候,以株增產,是奪取高產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移栽密度為每畝8000~10000株,或一穴雙株,畝栽4000~5000穴。 苗木網,999miaomu.com 4.搞好遮陰,提高小辣椒質量。實踐證明,小辣椒喜歡半遮陰的立地條件,在玉米半遮陰帶里生長情況比大田還好,其落葉率低、發病少、結果率高,沒有花皮椒,單果重,單株產量比大田植株高20%左右,果實著色成熟較晚。因此要大力推廣玉米、小辣椒間作套種,即每種6行小辣椒一定要套種1行玉米,每穴玉米2~3株,穴距50厘米,這樣小辣椒不少收,玉米每畝收250~300公斤不成問題。 二、田間管理1.肥水管理。栽植小辣椒一般采取“一炮轟”施肥法,可使辣椒畝產300~400公斤。其方法是:一次施入52%小辣椒配方肥40公斤,生長期不追肥。但對保肥差的椒田或脫肥田,應結合澆水或下雨追施速效肥料。栽植10天左右是返苗期,可畝施尿素5~8公斤,通過淺鋤、追肥、澆水,促其幼苗快速長成壯苗。 2.中耕除草和培土。俗話說,“中耕鋤地把臺留,辣椒結得大又稠。”“鋤地把根動,易得椒瘋病。”中耕要嚴格掌握頭遍淺、二遍深、三遍不傷根,頭遍淺鋤、二遍用鋤壅、三遍鋤草把壟封的原則。就是說移栽后土壤板結,要淺鋤1~2次,植株發棵打頂后要鋤1次,在封壟前要注意培土保根,使行間有一條小溝,以利排水,既可以防倒伏,又能起到蓄水保墑的作用。(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炎夏須防晚稻插后敗苗 下一篇:麥套棉早熟豐產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