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與施肥
白花草木樨種子細小,苗期生長緩慢,播種前需深翻細耙,整地精細,并注意保墑。茬地復種時可除茬耙地播種。施肥對提高產量有良好作用。磷、鉀肥同時施用,對白花草木樨增產有顯著作用。施用過磷酸鈣作底肥,產草量可提高1倍。每畝施用10~20公斤。施過磷肥的草木樨,植株含氮量增加 6.9%~33%。
2、播種
種子處理 白花草木樨種子帶莢皮,且硬實率高,新鮮種子硬實率高達40%~60%。播前要磨去莢皮并使種皮發毛,以破除硬實種子,提高發芽率和促使出苗整齊。常用機磨法或碾子碾。草木樨用鉬肥浸種增產效果顯著。將5克鉬酸銨溶于0.5公斤水中,拌1公斤種子,浸泡10小時,可使草木樨鮮草產量提高40%~60%。
種植方式 白花草木樨春夏秋季均可播種,并隨種植方式不同而異。 單種:荒地、退耕地和沙地多采用單種條播。一般在早春頂凌播種,也可在春雨前后或晚秋播種(立冬前,地溫低于2℃)。條播行距30~50厘米,播種量每畝1~l.5公斤;密行條播行距7.5~15厘米,播種量每畝2~2.5公斤。
間種:青刈補飼時常采用草木樨與玉米、葵花和高粱等寬行高大作物間種,可與作物同期播種,也可推后。 苗木網,999miaomu.com
套種:套種草木樨不多占地,不影響糧食生產,還能增產飼料,提高地力。適宜套草木樨的作物有多種,小麥在澆二水時套種玉米,谷子在趟地時套種,蕎麥在除二遍時套種。
復種:小麥等早熟作物收獲后,隨即復種草木樨能獲得較高的產量,并提高地力,使后作增產。據試驗,7月18日復種,10月26日收獲,株高68.18厘米,畝產鮮草1321公斤,土壤有機質增加 20%左右。
混種:因草木樨生長快、年限短,是一種良好的混播草種。與禾本科牧草混種能相互促進,加強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可以混播的有冰草、燕麥、羊草等,與多年生豆科牧草混種,能彌補多年生牧草第一、二年效益差的狀況。能混播的牧草有苜蓿、沙打旺和羊柴等,但播種量要減少1~2成。(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