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地栽黑木耳栽培管理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2:15 |
一、作床 選擇水源方便、能灌能排的地方,最好林蔭地,盡量避開沙灘地,南北向或順坡作淺畦床。畦床長、寬因地制宜,一般寬1.1~1.5米,深20厘米,畦埂(作業道)60~70厘米。畦面先澆一遍透水,然后噴500倍甲基托布津和敵百蟲滅菌殺蟲,最好在畦面鋪編織袋,畦埂覆蓋舊地膜,以免澆水、下雨、揭簾時耳片濺上泥沙。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3)子實體生長期(7~10天):即從開片到子實體成熟期。這期間耳芽生長較快,幾天后便長成不規則波浪形耳片,形成“雞冠”、“菊花”狀耳叢。此期保持床溫15~25℃,濕度90%~100%。隨著耳片的漸漸長大,應逐漸加大噴水和通風量--大濕度、大通風是黑木耳迅.速長成的關鍵。在水分管理上,要遵循“干長菌絲,濕長耳”的規律,采用“干干濕濕”的管理方法:白天畦床內濕度小,傍晚和清晨噴水提濕,便出現干濕交替,利于木耳正常生長。傍晚掀起草簾,噴一次霧水,蓋上草簾;次日晨向草簾再噴一次水。晴天、高溫天多噴,陰天、低溫天少噴;床溫超過26℃,應增加向草簾噴水次數以降溫。 六、采耳 當耳片充分展開,邊緣起皺變薄變軟,色澤轉淡,耳根收縮,或部分耳片腹面出現白色粉狀物(孢子粉)時,要及時采收。晚采影響產量和質量,遇高溫高濕還會導致流耳。 采耳前1~2天停止噴水,揭掉草簾,讓陽光直射,使耳片稍干,待次日晨露水干后再采。最好選擇在晴天采收,以利曬耳。采時一手拿菌袋,一手指沿耳片邊緣插入耳根,連基拔出,用剪刀剪去帶培養基的根部,如耳片上有泥沙,要洗凈。后攤于晾曬席(或沙網)上曝曬,2天后可曬干,裝入塑料袋中防潮閉光貯存出售。注意將拳耳、流耳、爛耳、未開片的木耳單獨裝袋貯存。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七、二茬耳管理方法 栽培管理好的,可采3茬耳。采完一茬后將耳床清理干凈,用克霉王等消一遍毒;曬干床面、草簾;清除菌袋上耳根,晾曬(躲開中午強光)1天,再蓋上草簾,停水7~10天以養菌。然后,灌床、草簾消毒……按第一茬出耳方法管理。 2、3茬耳時,因出耳后勁不如頭茬足,耳片生長緩慢,故要減少噴水次數與噴水量。當耳片生長明顯停滯時,要掀起草簾,讓陽光 (避開強光)將耳片、床面曬干,蓋上草簾,2~5天后再噴水(注意勤噴、噴霧),耳片繼續生長。澆水注意澆就澆透,干就干透,否則影響木耳正常生長。并可結合澆水,追施菇豐素,三十烷醇等營養液。(記者 佚名)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籽用南瓜栽培技術 下一篇:谷子新品種--晉谷2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