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雙膜一網”高產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2:31 |
生姜為宿根草本植物,在適合的條件下,可無限期生長。受氣候條件的限制,常規栽培的生姜生育期一般只有165天左右,是生姜產量一直提不上去的主要原因。針對生姜無明顯的成熟期這一特性,以延長生姜生育期為突破口,進行“雙膜一網”生姜高產栽培,采取前期地膜覆蓋提前播種,中期搭蓋高低遮陽網遮蔭,后期扣拱棚保護延遲的技術,使生姜生長期由常規栽培的165天延長到220天左右,再加上采取了科學管理、配方施肥、綜合防治姜瘟病等配套措施,取得顯著效果,平均畝產量5835公斤,比常規栽培增產1 500公斤,高產地塊可達6565公斤,同時生姜品質和商品性也有了明顯提高。現將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6、適時遮蔭,促進生長 生姜出苗達50%時應及時進行姜田遮蔭,促進姜苗健壯生長。由原條幅式遮陽網變為高位棚式遮陽網,具體方法:利用水泥柱、竹竿扎成2米高拱棚架,扣上遮陽網,遮光率可達到30%—40%。 7、加強肥水管理,合理配方施肥 追肥實行“少量多次”的辦法,輕追提苗肥,6月上旬結合澆水,每畝順水沖施尿素25公斤重施分枝肥,7月下旬結合撤出遮蓋物開溝追施生物肥100—150公斤、豆餅(大豆)50公斤、硫酸鉀30公斤,追施后及時澆水。補施秋苗肥,9月下旬根據姜苗長勢,酌情補充追施鉀肥或氮肥。針對生姜根系不發達,吸水能力差,生長過程中既怕旱又怕澇的特點,前期以澆小水為宜,杜絕大水漫灌。幼苗期保持土壤相對濕度65%—80%,以利于生姜器官的迅速形成。 8、綜合防治姜瘟病 一是實行輪作換茬;二是選用抗病品種和無病姜種;三是澆凈水,施凈肥;四是及時處理病株,當田間發現病株后,及時拔除病株及周圍0.5米以內的健康株,挖去帶菌土壤,并在穴內撒施石灰,或用藥肥素灌穴處理;五是藥劑防治,播種前用殺菌劑浸種,或在三股權時用藥肥素、姜瘟散、姜瘟寧、綠霸、銅高尚等藥劑澆根,7—10天澆1次,連澆3—4次,可有效地控制姜瘟病的發生。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9、后期拱棚覆蓋,延長生長期,提高產量 生姜收獲期一般在10月下旬,初霜到來之前進行,為了延長生姜后期的生長時間,提高生姜產量和品質,對生姜實行后期塑料拱棚覆蓋,保護生姜在一定的有霜期內得到正常生長。要加強棚內田間管理,及時通風換氣、保持棚內溫度白天25℃左右,夜間不低于15℃,利用晝夜溫差,促進養分積累,提高生姜產量。采取拱棚保護的生姜能較常規地塊延遲20天以要于是11月中旬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收獲。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早春蔬菜育苗防異常技術措施 下一篇:春播水稻新品種--優Ⅰ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