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栽培管理新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4:10 |
一、椿種的采收及貯藏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②播種。種子用上年秋季采集的新籽,發芽率40%以上。播種前用涼水浸泡12小時,撈出即可播種。用鋤開溝,每畦2行,行距20厘米,覆土0.5厘米,每畝用種4公斤。 ③播后管理。除春季正常播種外,夏季仍能播種,由于夏季育苗氣溫高,雨水多,不利于香椿發芽,可搭蔭棚或遮陽網遮陽,覆草也可把地溫控制在25℃以下,用噴霧器噴水,把土培濕度控制在16%至18%,在此條件下,種子約13天后可出芽。出芽后噴800倍猝倒立枯靈防病,當苗高10厘米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株距10厘米。為培育優質壯苗,每隔7天,給香椿苗噴0.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液1次,連噴4次,并噴25%三唑酮2000倍液預防香椿銹病。 2、插根育苗。采用插根繁殖香椿,速度快、成活率高。 ①種根采集及處理:每年春季4-5月采集種根為宜,以幼樹根為好。樹根挖出后選擇直徑1.5-2厘米粗的根,用修枝剪將其剪為長10-15厘米左右的根段,大頭(上邊)剪為平面,小頭(下邊)剪為斜面,以擴大插后的接觸面,促進生根。 ②整地做插床:苗圃要選擇土壤肥沃,排水方便,墑情良好的土地。整地之前不必施肥,以免造成種根腐爛。將地深耕整平,清除雜物,盡量使土壤細碎,然后做成長5米、寬1米的畦,即可進行扦插。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③插根方法:先在地里用測繩測好距離,行距為40厘米,順線開6-8厘米深的溝,按株距15厘米斜插種根,然后從兩邊覆土,種根的上頭要露出地面1-2厘米。 ④插后管理:待小苗全部萌發后,開溝培垅,然后普澆一次水,待苗高10-20厘米時再澆一次水,結合澆水輕施一些氮肥,有利催苗,有雜草時要及時除掉。為預防發生根腐病,要控制澆大水,每隔半月左右噴一次石灰水。如已發病,可噴0.5%-2.5%的硫酸亞鐵溶液防治,隨后噴清水洗苗。零星發病可將病株連根拔起燒毀,然后對土壤進行消毒。 三、溫棚香椿的管理1、調節溫度、濕度及光照。 ①溫度調節。據觀察,棚溫25℃左右,一晝夜嫩芽可長3-4厘米,而15℃情況下,只長1厘米;棚溫超過35℃時,影響椿節著色和品質。故根據采芽期控制溫度十分必要。扣膜后10-15天是緩苗期,應著力提高氣溫,白天棚溫可掌握在30℃左右,經過一個多月的自然光溫積累,芽子萌動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在13-17℃,最低不得低于7%。采芽期間氣溫以18-25℃為宜。 ②濕度調節。溫棚中初栽的苗木,根系吸水能力差,因而初期宜保持較高的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栽植后要澆透水,以后視情況澆小水。空氣相對濕度宜保持在85%以上,晴天還須向苗木噴水,以防苗木失水干枯。萌芽后,空氣相對濕度以70%左右為宜,濕度過大,不僅發芽遲緩,而且風味大減,應及時放風排濕。 ③光照調節。香椿喜光照,應盡量選用無滴膜,白天及時揭開草苫、紙被,同時還要經常清掃膜上雜物,充分增加光照。若光照過強,可適當加蓋草苫遮蔭。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2、打頂促分枝。在采摘第二茬香椿芽時,將頂部同時摘掉定干(離地面40厘米處打頂定干為宜),定干后噴灑15%多效唑,濃度為200-500ppm,可達到矮化栽培。此后根據樹形發育情況,及時打頂、打杈,確保樹冠多分枝、多產椿芽。 3、科學運籌水肥。香椿是速生木本蔬菜,需水量不大,對肥料的吸收,以鉀肥需求較高,每年300平方米的溫棚,底肥需要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500公斤左右,草木灰75-150公斤或磷酸二氫鉀3-6公斤,美國二銨3-6公斤,每采摘1次后要適量追肥、澆水。 4、套隔光薄膜袋。谷雨后地溫達到18℃以上,即可撤掉棚膜,讓樹苗自然生長,此后雖發育較快,但容易老化,應及早準備黑紅2層2色乙烯薄膜袋。當香椿芽長到5厘米,套上隔光薄膜袋,這樣既增加產量,又能保證椿芽不老化。椿芽長到15厘米時,連袋一起采下,然后去袋銷售,這種薄膜袋可反復多次利用。 5、采芽與包裝。扣膜后40-60天,當椿芽長到15-20厘米,且著色良好,即可開始采芽。采芽宜在早、晚進行。頭茬芽(即著生于枝頭頂端的芽)品質和色澤俱佳,為椿芽中的上品,這種芽宜在12-15厘米時采收。二茬芽長到20厘米時,及時采收打頂,促其發出側芽、隱芽,提高產量。溫棚椿芽一般每隔10天可采收1次。采后酌情追肥澆水,促進生長。在春節前后上市的香椿芽,采下后要仔細整理捆扎,一般每50-100克為1捆,裝入塑料袋內封好口,防止水分蒸發散失。(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秋季蔬菜管理技術 下一篇:四季秋海棠的種苗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