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菜栽培----綠苦瓜綠苦瓜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5:24 |
又名涼瓜,屬于葫蘆科苦瓜屬的一年生攀緣性草木植物,原產于東印度熱帶地區,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地栽培較多。綠苦瓜果肉厚,肉質嫩脆。苦味適中,清香可口,炒食、涼拌均可,具有清熱解毒、明目、助消化、利尿、增進食欲和治療糖尿病等功效,是粵菜的重要品種。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品種選擇。春播夏收宜選用“翠綠玉身油苦瓜”、“海新苦瓜”、“碧綠二號”、“綠苦瓜915”、“高優好1號”等品種;夏播秋收宜選用“翠綠大頂”、“海新苦瓜”、“穗新2號”等品種。 3.播種育苗。綠苦瓜種皮堅硬,可用50--55°C的溫水浸種4--6小時,并不斷攪拌、搓洗,取出放在30--35°C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溫水搓洗1次,約3--5天出芽。早春栽培一般采用營養缽護根育苗方式。苗床要注意保溫,最好在大棚內套小拱棚或電溫床育苗。苗期約25--30天。夏秋季栽培也可直播。 4.定植。綠苦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而以肥沃疏松、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向陽的土壤栽培為宜。定植前應深翻炕土,并結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堆肥2000千克或腐熟的人畜糞1500千克、氯化鉀(或硫酸鉀)30--5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作基肥,窩施或溝施。幼苗具有“兩葉一心”時定植,宜選晴天下午進行,一般畦寬2米,栽雙行,窩距60--80厘米,每窩兩株,每667米2定植800--1100窩(1600--2200株),定植后施定根清糞水。早春栽培應注意加蓋小拱棚保溫,提高成活率。 5.搭架引蔓與植株調整。當卷須出現時,應及時搭架引蔓,可采用人字架、棚架(平架)和籬架3種架式。綠苦瓜分枝力較強,莖蔓較多,為使養分集中于主蔓和幾條主要側蔓上,應把第一朵雌花以下的側蔓除去,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中后期可選留幾個側蔓,以增加后期產量。生長中后期,應及時摘除基部老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提高產量。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6.肥水管理。綠苦瓜生長期較長,肥水需要量較大,但苗期耐肥性弱,肥料稍濃回灼傷幼苗,故追肥要注意前輕后重,定植后5--7天每667米2施10%腐熟人畜糞水1000千克,隨后每隔7--10天追肥1次,濃度由稀到濃。開花結果期重施追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人畜糞2000千克、氯化鉀10--15千克;植株進入結果后期,每采收一次追施0.5%的尿素液肥1次,以延長采收期。綠苦瓜喜濕怕澇,根部受漬后瓜葉變黃、果實易腐,夏天暴雨或連續降雨須及時排水。早春栽培,苗期要控制水分,以增強抗寒能力,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以促進嫩瓜生長發育。 7.病蟲害防治。綠苦瓜主要有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病害。枯萎病可用10%雙效靈水劑250倍液或40%多流懸浮劑灌根防治;炭疽病可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銹靈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的防治應結合防治蚜蟲來進行,也可用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防治。主要害蟲有蚜蟲、瓜實蠅、薊馬等。蚜蟲可用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防治;瓜實蠅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防治;薊馬可用50%巴丹原粉2000倍液防治。 8.采收。綠苦瓜以嫩瓜供食,一般開花后12--15天就要采收。當瓜的肩部瘤狀突起粗大、瘤溝變淺、瓜的尖端變平滑、果皮有光澤、果頂色開始變淺時便可采收。春季一般667米2產量為2000--2500千克;夏秋季一般每667米2產量為1000--1500千克。(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果樹施肥技術 下一篇:花菜施肥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