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菊栽培及加工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5:44 |
貢菊是我國六大藥用菊之一。清時,黃山知府獻“黃山菊花干”治愈北京紫禁城內紅眼病,被尊稱為“貢菊”。近年,隨著人們對安全食品、保健食品需求增加,菊花已逐步從純中藥材走向保健飲料市場。而唯一在海撥較高山區栽培的藥用菊――貢菊,更受城鎮消費者的青睞。 苗木網,m.cqhuayin.com 2.2培育壯苗 生產上多采用分株繁殖法培育壯苗。在菊花收獲后,選擇健壯、發育良好、開花多、無病蟲害菊地的植株,割除地上部分枝條,并清除枯枝落葉,進行異地銷毀,而后將根部周圍用肥土蓋好。也可將根蔸挖起,移至他處,集中栽植在一塊肥沃的地塊上,上覆蓋腐熟廄肥或草木灰保暖越冬。第二年3~4月,扒開覆蓋物,澆1次稀薄人畜糞水,促進萌發生長。 2.3合理種植 3月底~4月上旬,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分株移栽。移栽前1天將苗床澆透水,挖起全株和根部,順著苗株分成帶根的單株,選取莖粗壯、須根發達的作種苗,帶土移栽于大田。采用大小行種植,宜于田間通風和農事操作。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35cm,每穴1株,密度為4.5萬株/hm2。 2.4肥水管理 施肥原則:施好基肥、輕施苗肥、追施分枝肥、重施蕾肥。移栽時,施人糞尿15 t/hm2或尿素150㎏/hm2兌水;分枝肥結合打頂進行,用量和次數視菊苗長勢而定;8月底是貢菊孕蕾現蕾期,也是需肥高峰期,應施復合肥225~300㎏/hm2或尿素225㎏/hm2加過磷酸鈣150㎏/hm2兌水澆施,促使蕾數增加,花蕾增大,開花整齊,提高產量和品質。 2.5適時打頂 貢菊打頂可抑制植株徒長,使主莖粗壯,減少倒伏,增加分枝,提高花產量。生長期間共打頂3~5次,應選晴天進行。具體時間與次數看苗情、天氣狀況而定,但最后一次打頂時間不能超過8月底,否則影響花期和產量。打頂要結合中耕、施肥、抗旱進行。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2.6病蟲防治 新發展地貢菊病害較輕,只在移栽前對葉斑病、霜霉病進行預防,藥劑有多菌靈、托布津。貢菊蟲害以蚜蟲為主,一般用樂果、菊酯類農藥防治。生產上要嚴格控制好施藥量和安全間隔期,杜絕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3.采收加工 根據市場對商品花色的要求,貢菊一般在10月下旬~11月適時分次采摘。具體掌握在管狀花散開2/3時,選擇晴天早晨露水干后進行。摘回后攤開鋪放在烘具上,再置烘房內烘焙干燥。一般以木炭或無煙煤在無煙的狀態下進行,烘房內溫度控制在45℃~50℃之間,烘時將花薄攤在竹簾上,當第1輪烘至九成干時,再轉入第2輪,為30℃~40℃,當花色烘至象牙白色時,即可從烘房內取出,再置通風干燥處陰至全干。在采摘、運輸、攤放、加工、倉貯各個環節,按照中藥材生產規范(GAP),嚴把貢菊產品質量關。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蔬菜分類施肥好處多 下一篇:春蘿卜高產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