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大棗是當前不少地方進行結構調整的熱點,當前推行的品種就有近50個。如,山西的梨棗、涇渭大晉棗,山東的蒙陰大雪棗、大瓜棗、冬棗、大白鈴棗、蓬萊仙棗,陜西雞蛋棗,河南南陽大棗王等等,不一而足。應該說,這些地方名棗都不錯,大棗適宜栽區之間互通有無,擇優發展都是可行的,但千萬不可離開適地適樹原則,盲目引新、上新,在非適區大發展。 冬棗以其獨特的酥、脆、甜口感以及特有的營養保健功能被譽為果中珍品、鮮食棗之冠,打開國際市場的首選品種,多次參評榮獲金獎,是當前熱點中的熱點。盡管冬棗像其他棗樹一樣適應性強,適栽地域廣,但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的不同以及不同的農業技術措施對冬棗品質影響較大。我省魯北地區比較適宜冬棗生長,可優先發展一部分,但其他一些地方則要慎重。現在出現的問題是不少地方看到冬棗效益高,就盲目引進。而事實證明,在膠東生產的冬棗不僅大小、口感、風味與沾化冬棗有所不同,甚至有較大差距,而且也賣不到好價錢。再比如不同砧木嫁接的冬棗樹其坐果率、果實大小、風味有所不同,發展冬棗除注意有適宜的地域條件,選用優質品種接穗,同時也要注意篩選適宜的嫁接砧木,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冬棗。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盲目速繁及盲目種植冬棗就帶不來應有的效益。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大棗也是不少地方引進的重點。引進發展大棗首先要看當地的氣候條件,大棗的生長發育過程對溫度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坐果期和幼果生長期,要求23℃到25℃的溫度,達不到這個溫度或者適溫期不能連續五六天,就難以坐果。在膠東、遼寧兩個半島的沿海地區,要保證五六天氣溫25℃是很難的,特別是夜間冰涼,非常不利于棗花坐果,所以這一帶不該發展成熟晚的大棗。六七十年代,煙臺地區大面積引種園鈴棗全面失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些人看到農戶院內或山前坡背風向陽處引種少量大棗結果,就想成片發展大雪棗之類的大型鮮棗,即便結果,也不會豐產。另一方面也不應盲目推行山棗接大棗技術。酸棗是大棗的良好砧木,但在山坡、溝幫、地堰上借酸棗根嫁接大棗,一般三五年后都因"小腳病"而倒伏死亡。 棗的效益總體來說是不錯的,果農在發展棗樹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傳統品種有傳統品種的優勢,引進品種有引進品種的特色,但一定要先試驗,再擴種,擇優發展,切忌走入誤區。(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