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集蓄與節水灌溉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5:59 |
一、雨水資源的高效利用途徑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在山丘地區,結合小流域治理工作,將水土保持和集雨灌溉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集、攔、引、蓄、灌等綜合措施,充分利用本流域內的雨水資源,發展大田作物或林地的灌溉,既保護了水土,又促進了山區農林業的發展。 二、雨水利用的適宜節水灌溉技術 由于受地形、降雨資源和經濟條件的限制,不可能用傳統的地面灌水方法和某些節水灌溉方式,也不可能進行充分灌溉,只能實施灌關鍵水或救命水的局部灌溉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灌溉水的效益。現介紹幾種: 1.微灌技術 微灌(包括滴灌、微噴灌、涌泉灌)由于具有省水節能、增產優質、適應性強,可充分利用小水源等特點,最適合雨水利用中采用。由于多以一口窖(窯)為一灌水系統,控制面積不大,規劃布置及設計計算較簡單,除對面積較大的窖群要統一考慮規劃設計外,一般不需繁瑣計算。 (1)選擇適宜的微灌形式。根據窖(窯)區地形、土質、作物等情況,選擇適宜的灌水方式。對于菜園(包括塑料大棚和日光溫室),適宜用滴灌。對于果園,適宜用滴灌、微噴灌和涌泉灌。蒸發量大的地方,不宜用微噴灌。對于庭院種植的花卉、食用菌等,可考慮用微噴灌。對于糧、棉、瓜類作物,適宜用滴灌。 苗木網,m.cqhuayin.com (2)選擇微灌類形。為節省投資,有條件的地方,首先考慮自壓方式,沒有自壓條件時,根據經濟和電源狀況,考慮用人工手壓泵或微型電泵抽水。根據控制面積、作物種類選用固定式或移動式類型。果園、花卉、食用菌、瓜類等,因行距較寬或灌水次數較多,經濟效益又高,一般采用固定式。對于大田糧、棉等密植作物或一些面積較小的庭院種植業,多采用移動式。目前有兩種移動模式,即一套微灌系統,2口窖,控制約0.27m2(4畝)地,首部用手壓泵作動力;或一套微灌系統,4口窖,控制約0.53hm2(8畝)地,首部用微型電泵作動力。移動時,一條毛管可橫向移動數次,一組毛管可移到另一處。對電泵系統,為了不停泵,可備用一組毛管,當一組灌完后,先開備用的一組灌水,再等已停灌的一組毛管水放空后,移到另一處要灌的地方,如此反復移動,直到一口窖(窯)所控制的面積灌完后,再將整套微灌系統移到另一窖(窯)繼續灌溉。 2.抗旱坐水種技術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在作物播種時期由于雨水少,土壤墑情差,往往造成出苗晚或缺苗斷垅,甚至不出苗,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為了保證出全苗、出壯苗,采用一種稱為坐水種的方法。作業程序是刨穴(或開溝)、注水、點種、施肥、覆蓋和鎮壓。采用這種方法,可以適時播種,提高播種質量,達到苗齊苗壯的目的,出苗率可達95%以上,并能提高抗旱能力,提高肥效,促進早熟增產。據寧夏試驗,玉米可增產16%左右。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地膜集流穴灌技術 該技術是在抗旱坐水種的基礎上進行的,其作業程序為蓋膜;放風;放苗至地膜外;將播種坑擴大為30cm直徑的鍋形集流坑穴;用砂子封閉播種坑;通過鍋形集流坑穴的低洼集水作用收集降雨時降到其它部位地膜上的水,達到集流穴灌的目的。 4.注射灌溉技術 采用特制的灌水器,直接向根區土壤注水(或水肥溶液)的一種方法。目前寧夏是借用LYJ型追肥槍,安裝在農用噴霧器上,依靠噴霧器的打氣壓力,通過噴咀將水注入到作物根區。其特點:一是灌水、追肥、根區施藥可以一次完成;二是適宜干旱地區的果樹、瓜類、玉米等稀植作物灌關鍵水;三是可根據作物長勢情況進行定量灌溉,苗期少灌、淺灌、旺盛期多灌、深灌。灌水定額僅2-3m3/0.067hm2,一般每株(處)每次注水0.5~1.Okg。 5.瓦罐滲灌技術 瓦罐滲灌的灌水器是用不上釉的粗粘土燒制成,四周有微孔(也有在罐壁按一定間距鉆1mm微孔的),灌水時需人工向罐內注水,水從罐四周微孔滲入,借助土壤毛細管的作用,水滲入到作物的根區。瓦灌埋深30—40cm,底面不打孔,罐壁厚4—6cm,上口加蓋,蓋中心留一1Omm的圓孔,供排氣和向罐內注水用。滲水半徑隨土質不同可達30-40cm。瓦罐制造工藝簡單,可就地取材,造價便宜。適宜在株行距較寬的作物,如果樹、瓜類、玉米上進行抗旱保苗或關鍵水用,播種時隨即埋上瓦罐,果樹應埋設在樹冠半徑的2/3處。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大棚黃瓜增產三法 下一篇:傳統豆芽菜生產如何防爛和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