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作為城鄉居民的主要蔬菜,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并且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因其營養成分全,食用極易消化吸收而深受喜愛。由于馬鈴薯各種病害均可由種薯攜帶,影響了薯塊的質量和造成病毒細菌的傳播,給廣大種植戶帶來巨大的損失。近年來,脫毒馬鈴薯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推廣,達到了增溫、保墑、壓草、省工、節本、增產、增效的目的,其栽培要點如下: 一、施足基肥,精細整地 1.鈴薯根系擴展和地莖生長需要氧氣的程度高于一般作物,宜選富含有機質的砂土或砂壤土栽培,播前進行深耕,結合施有機肥2000公斤/畝,二銨12.5公斤,尿素7.5公斤。深耕土地,細致耙耱,土壤耕層中沒有大土坷垃,達到土壤細碎,耕作層內無植株殘根、斷株、石塊、磚瓦等。 2.地膜覆蓋栽培都需作畦,畦高10—15厘米,畦寬60—70厘米為宜,中央略高,兩邊呈緩坡狀,而切忌成直角,南北走向,作畦后不易隨意踩踏,以保護土壤疏松和畦面平整。 二、薯種處理 嚴格選用種薯,認真做好種薯處理。首先應選用夠級別的脫毒種薯,同時要嚴格剔除病爛畸形薯塊,特別是有輕微病癥的薯塊決不能將就。在切芽塊時重量要求30克以上,而且要均勻,最尾部的芽眼最好不用。切好的芽塊不要堆得太厚,堆放時間不宜太長,最好隨切隨種。切放的芽塊可用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和滑石粉拌種,使芽塊切面盡快干燥,防止病菌感染。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三、適時種植,合理密植 1.生產上一般采用溫光處理解除種薯休眠,即在播種前30—50天,將種薯先置于2O度的暗室中,使薯內酶的活性增強分解加速,促進發芽,再置于光照下,使芽茁壯,將薯種按株距15厘米左右,畝種8000—10000株左右,播于10厘米深穴內,再覆細土1—2厘米。 2.整地作畦種植完成后,應緊跟著進行覆蓋,這樣有利于保住土壤墑情。覆膜時一定要拉緊鋪平,地膜緊貼地表,每個畦上地膜用土壓嚴壓實,使地膜拉平伸展,繃緊,緊貼畦面把兩邊地膜塞入縫內,用土壓嚴,畦溝不覆膜,留作蓄水。 四、田間管理 在薯苗將頂土之前,從畦溝取土,順壟眼,床上4—5厘米的濕土,使膜內、膜外溫、濕度一致,讓薯苗自己破膜拱土出苗,這樣可以防止燒苗,也可以減輕薯塊青頭現象。馬鈴薯幼苗期和發棵期需水較少,結薯期需水較大,澆水時依苗情、土壤和降雨情況決定,澆水時忌大水漫灌,防止爛薯或死苗。一般覆膜馬鈴薯需要在生長期培土,但為防止青頭,可在薯塊膨大前,從床溝中深挖取土,向膜床上薯種基部適當培土。 五、防病治蟲 一般地膜覆蓋后能夠促進馬鈴薯生長發達,增加了本身的抗病能力,但也要根據病蟲害發生的規律,積極采用生物和化學方法,嚴格防治病蟲害發生,其主要病害如晚疫病,一旦發生,每畝用25%多菌靈150克,兌水50公斤,噴霧防治。蚜蟲傳毒導致種性退化,可用40%氧化樂果2000倍液定期噴施防治。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六、及時收獲,貯藏 當馬鈴薯基部葉片開始轉黃和枯落時,植株各部分仍不斷向塊莖輸送養分。結薯期的長短受制于氣候條件、品種等,一般35天左右就可以收獲。收獲后先便其在10—20度下約14天,以利傷口完全形成栓層,就可用土溝埋藏等方法貯藏。(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