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蟲草是蟲草結合的藥用菌,是我國一種名貴的中藥材。蛹蟲草所含藥用成分和多種藥效可與冬蟲夏草相媲美,特別是其活性成分蟲草酸和蟲草素含量明顯高于冬蟲夏草,使其得到人們的關注。近年來,由于野生的蟲草資源不斷減少,而人們對其需求量卻日益增加,因此,蛹蟲草的人工栽培具有重要意義。 蛹蟲草是寄生在多種昆蟲蛹體上形成的一種假核。子座一至數(shù)枚,從寄主的頭部開口處節(jié)間縫上長出,其大小因宿主種類和蟲體大小而異,一般長1—6厘米,初生時為淡黃色,新鮮時為橘紅色,倒苗時為紅色,多數(shù)為棒狀,不分枝。人工培植時,用培養(yǎng)基替代了蛹體,F(xiàn)以蛹蟲草農大cm-001品種為例,介紹其栽培方法及要點: 一、裝料與封口。以500毫升罐頭瓶為栽培容器,每瓶加30克大米和45毫升營養(yǎng)液(每100瓶用量為:100克蠶蛹煮出液,0.5千克雞蛋,0.05%硫酸鎂,0.1%磷酸二氫鉀,9片維生素B1,配溶液至4500毫升,調pH值至7),用12厘米×12厘米×0.04厘米聚丙烯塑料蓋瓶口,上面加2層報紙,然后用線繩封口。 二、滅菌與接種。在1.5千克/平方厘米壓力下滅菌1.5小時,冷卻到25℃以下接種,菌塊一般為1厘米見方。 三、菌絲培養(yǎng)。將接完種的瓶子放于22—25℃的環(huán)境中,避光培養(yǎng)。接種后40天左右,在培養(yǎng)基的表面及培養(yǎng)基內部長滿白色絨毛狀菌絲。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四、誘導子座形成。將菌絲吃透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瓶移入溫度在18—22℃、有充足散射光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此時,去掉封口上的報紙。待培養(yǎng)基表面形成原基時,在塑料膜上扎數(shù)個小孔,并注意對培養(yǎng)環(huán)境噴水,以保持濕度80%以上。 五、采收。當子座長到5厘米左右,其頂點出現(xiàn)許多小刺時即成熟,便可采收。
中國農業(yè)網編輯(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