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產技術措施 1.1 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優質豐產、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要求姜種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干縮、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無病蟲。 1.2 種子處理 曬姜困姜:播種前,選晴天,將精選好的姜種放在陽光充足的地上晾曬,晚上收進屋內,曬姜困姜2-3天。 催芽:將精選、曬困后姜種,置于22-25℃條件下催芽,待姜芽生長至0.5-1厘米時,按姜芽大小分批播種。 1.3 整地施肥 大姜全生育期對氮(N)、磷(P2O5)、鉀(K2O)的吸收比例為11:1:16。施肥時應根據大姜需肥規律、土壤總養分和肥料效應,通過土壤測試,確定相應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有機與無機、基肥與追肥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平衡施肥。 一般每667平方米(1畝,下同)優質有機肥施用量不低于5000千克。磷肥基施,結合耕翻整地與耕層充分混勻,適當補充鈣、鐵等中、微量元素。 1.4 播種 播種時間:根據氣象條件和保護設施,確定適宜的播種期。大姜一般采用春播,10厘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即可播種。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播種方法:播種方法有平播法和豎播法兩種。平播時,將種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豎播時,種芽一律向上播種。播后覆土4-5厘米厚。 播種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種植5500株左右,每667平方米用種量400-500千克。 1.5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出苗后,地溫尚低可結合澆水,中耕1-2次,并及時清除雜草。進入旺盛生長期,植株逐漸封壟,雜草發生量減少,根莖膨大速度加快,根系增多,應減少中耕次數,中耕宜淺不宜太深,以免傷根。 肥水管理:播種后,澆足底水,保證苗齊苗壯。幼苗期保持供水均勻,不可忽干忽濕,以免植株生長不良,新生葉片不能正常伸展而呈扭曲狀態。進入生長盛期,需水量多,保持土壤相對濕度75%-80%。收獲前3天澆最后一次水。 6月中旬至9月中旬,結合澆水,追肥2-3次,每一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5千克,此后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復合肥30-40千克。 1.6 病蟲害防治 1.6.1 病蟲害防治原則 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產防治,配合科學合理使用化學防治,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無公害大姜的目的。不應使用國家禁止的高毒、高殘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農藥及其混配農藥。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6.2 農業防治 1.6.2.1 選用健康無病的姜種。 1.6.2.2 合理布局,實行輪作倒茬,加強中耕除草,清潔田園,降低病蟲源數量。 1.6.2.3 種子消毒。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浸種。 1.6.3 藥劑防治 1.6.3.1 防治炭疽病可選用80%的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 1.6.3.2 防治病毒病可選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 1.6.3.3 防治姜螟可用52.25%農地樂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或1.8%阿維蟲清1500倍液噴霧。 1.6.3.4 防治小地老虎用糖、醋、白酒、水和90%的敵百蟲晶體按6:3:1:10:1調勻,撒于田間誘殺成蟲;或將炒香的麥麩或豆餅5千克,配以90%敵百蟲晶體200克,加水濕,撒于田間誘殺幼蟲。 2 收獲 姜不耐寒,通常于10月中、下旬初霜到來這前收獲。收獲前3-4天澆水。收后自莖稈基部削去地上莖(保留2-3厘米莖茬),不需進行晾曬。 苗木網,m.cqhuayin.com 3 產品的標志、包裝、運輸及貯藏 3.1 包裝物上應標明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產品名稱、產品的標準編號、生產者名稱、產地、規格、凈含量和包裝日期等。 3.2 包裝(箱、筐)要求大小一致、牢固。包裝容器應保持干燥、清潔、無污染。塑料箱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3.3 應按同一品種、同規格分別包裝。每批產品包裝規格、單位、質量應一致。每件包裝的凈含量不得超過20千克,誤差不超過2%。 3.4 大姜收獲后應就地修整,及時包裝、運輸。運輸時做到輕裝、輕卸、嚴防機械損傷。運輸工具要清潔、無污染。運輸中要注意防凍、防曬、防雨淋和通風換氣。 3.5 貯存應在陰涼、通風、清潔、衛生的條件下,按品種、規格分別貯藏,防日曬、雨淋、凍害、病蟲害危害、機械損傷及有毒物質的污染。利用井窖貯藏大姜,適宜的貯藏溫度11-13℃,空氣相對濕度為90%。
中國農業網編輯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