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又名燕尾草,原產我國東南地區,澤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慈姑根為須根系,粗長,松嫩;慈姑的莖分為短縮莖、匍匐莖、球莖,短縮莖著生土壤上層,是慈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連接處,須根和葉的出生地。雌雄同株異花,總狀花序。慈姑球莖中富含淀粉,含蛋白質5.6%,脂肪0.2%,既富營養,風味亦佳,是江南人們喜食的冬春水生蔬菜,民間素有“內火旺喝碗慈姑湯”的說法。我市利用低而爛的田塊,種植茨菇,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F將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茬口按排 慈姑的可定植時期較長,蘇州地區同一品種定植期可長達4個月。根據慈姑的前作情況,通常慈姑將慈姑分為伏水慈姑(早慈姑,4月下育苗5月下種植)和秋水慈姑(晚慈姑5月上育苗,7月中下種植),它的前作大體有三種:一是接茬冬閑田,春種(4月上旬)冬收(11月),一年一熟,俗稱“放黃慈姑”;一是前作燈(席)草(7月上旬),其生長后期(5月)將慈姑頂芽套栽于行間,俗稱“燈草慈姑”;一是以茭白、早藕、早稻為前茬,例如套種于茭白田,5月中下旬定植于茭白行間,共生期7~15天,土地利用率高。種在早稻、早藕后茬的,于早稻、早藕收獲后(8月初),移栽定植,稱秋水慈姑(晚慈姑)。慈姑與水稻輪作,產量高,質堅實而味香,俗稱“生田慈姑”。我市常用的種植模式有“早藕--秋茭--夏茭--慈姑”,2年4熟制。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二、培育壯苗 慈姑育苗有3種方法:一是以整個球莖作種;二是切除球莖,留球莖在頂芽上;三是用刀直接在芽的基部將頂芽挖下,作為種子育苗,整個球莖食用,留種的數量以整個球莖作種計算,一般每畝50~55公斤。無論哪種方法育苗,都要選用頂芽完好、具備本品種形態特征、成熟、均勻一致的球莖。品種一般有:紫圓(肉質緊、稍帶苦味,畝產1300公斤左右)、沈蕩慈姑(冬季淀粉糖化帶甜味,不耐寒,畝產1000公斤左右)、蘇州大黃(球莖內水分多,肉質細膩,700公斤左右)。
(1)催芽。3月下旬,將球莖從土中挖出,清洗干凈,在太陽下曬1~2天,至頂芽尖端略有萎縮,然后裝在草包里催芽。催芽期間,每天可將草包放在水里浸泡一下,以保證每只種莖都有充足的水份供給,搬動時注意不要將芽碰斷。在保證溫度的條件下,一般經15天左右,頂芽就會開始萌發,頂芽萌發后,就可以播到事先平整好的秧田中。
(2)育秧。秧田要選擇背風向陽、土壤肥沃的水田,秧田面積根據種植大田面積而定,一般1?10~15,秧田要精細平整。如果田塊肥力較足,秧田就不必施肥。秧田水層保持在3厘米左右。 苗木網,999miaomu.com 三、深耕熟化,適時定植 種植慈姑的田塊,一般要求土壤深耕熟化,耕層在20~25cm,然后泡曬,提高土溫,熟化土壤。如果前作是早稻,收割后,馬上翻地,打碎土塊,熟化土層;前茬是兩熟茭的,茭白采收后,耕翻熟化,除去茭墩。整地的總體要求是土質松軟、田間平整,土層比較深厚(20cm左右)。
慈姑的基肥最好用豬糞或堆肥,一般畝施4000公斤左右,也可畝施30~50公斤的復合肥。
慈姑的定植期較長,具體的定植時期,根據前茬作物而定。慈姑的種植密度,可根據兩個方面因素確定,一是栽種早晚;一是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高低。早慈姑生長期長,密度要低一些,一般每畝3300~4000株,行株距60cm×30~35cm;晚慈姑密度可高一些,每畝4000~4300株。地力差的、施肥水平低的,可以種得密一些。不同品種沒有差異。 四、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主要包括灌水排水、追施肥料、折葉耘耥、撥除雜草、防蟲治病等項工作。
(1)灌水排水。慈姑從定植長葉、匍匐莖伸長、球莖膨大全過程都要求淺水灌溉。但不同生長階段又稍有區別,定植時要求淺水灌溉,水層2cm左右即可;到旺盛生長階段,水層可加深到10~15cm,對于土質松而爛、有機質含量高的低爛田塊,由于土壤長期淹水缺氧,所以早慈姑在球莖開始形成前(長江沿岸大約在8月中下旬),可以短期脫水擱一擱田。這樣做的好處:一可以防徒長;二可以增加土層含氧量;三是促進球莖膨大。擱田標準是擱到田間完全無水,土表軟中帶硬時,再灌水10cm左右。球莖膨大期,天氣比較涼爽,植株需水量減少,水層可以降到2~3cm。這樣白天水溫、地溫容易增高,夜間水溫、地溫容易降低,有利于養分積累和球莖膨大。如球莖在田里越冬,只要保持土壤長期濕潤即可。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追施肥料。土壤肥力好、基肥施得足的田塊,一般不需要追肥。特別在前期,要防止肥份過多,引起徒長。生長量不足、長勢不良的田塊,可少量施一些速效性肥料,一般每畝施尿素5公斤或三元復合肥10公斤。從8月上旬開始,進入養分積累階段,一般每畝施尿素10公斤,或人糞尿2000~2700公斤。套種在茭白等作物行間的慈姑,在茭白收獲后,也要注意施肥,防止植株生長脫力。 (3)折葉耘田。實際生產證明,1株慈姑只要有10張功能葉,即可良好生長,多余葉會影響養分積累和田間通風透光,應及時折除。對基肥足、植株長勢旺的田塊,要把折葉作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來實施。耘田就是在慈姑的生長前期,結合除草,在慈姑的株里行間松松土,增加土壤含養量,提高土溫。耘下來的雜草可隨手埋到土下,以作肥料。 立秋以后,一切田間管理措施要全部停止,因為這時進田會踏壞匍匐莖,直接影響產量。
(4)病蟲防治。危害慈姑的害蟲主要有蚜蟲、食心蟲(螟蟲),病害主要有黑粉病。蚜蟲從苗期到植株枯死都會發生,主要危害嫩葉,影響新葉正常生長。宜使用高效低毒農藥,如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噴霧防蚜;黑粉病常在7月初高溫高濕的天氣發生,發病時在葉片和葉柄上形成黃白色的斑泡,以后瘤泡內充滿白色乳狀漿水,最后乳狀漿水變成黑粉狀物,布滿整個葉片,可用井崗霉素、多菌靈等防治,施藥時藥物應盡量噴灑在菇葉上。粉劑農藥在露水干前噴施;水劑在露水干后噴灑。禁用毒性較大的農藥。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5)采收貯存。慈姑最早的采收期在10月中下旬,最佳采期應放到11月底,直至第二年的2、3月份,可根據市場需要,隨時采收。貯存方法有兩種,留田貯存和窯藏。 中國農業網編輯(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