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鈴木的整形修剪技術 |
當前位置: 999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一、圃地整形修剪。圃地整形修剪必須在苗木合理密植的基礎上進行。培育杯狀行道樹大苗時,扦插的株行距為60厘米×60厘米。選擇速生少球懸鈴木品種,當年株高可達到2.5至3.5米,待秋后或初春按"隔行去行,隔株去株,留大去小,保強去弱"的原則定苗,使留苗株行距巨基本達到1.2米×1.2米。第二年使之繼續生長。冬季定干,在樹高3.5至4.0處剪去梢部,將分枝點以下主干上的側枝剪去。第三年待苗木萌芽后,選留3至5個處在分支點附近(分布均勻與主干成45°左右夾角)、生長粗壯的枝條作主枝,其余分批剪去。冬季對主枝留50至80厘米短截,剪口芽留在側面,盡量使其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翌春萌發后各選留2個3級側枝斜向生長,即形成"3股6杈12枝"的造型,經3至4年培育的大苗,胸徑在7至8厘米以上,已初具杯狀形冠型,符合行道樹標準,可出圃。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三、其他情況整形修剪。如果苗木出圃定植時未形成杯狀形樹冠,栽植后再造型,可將定植后的苗木按理想高度定干,等萌發后于整形帶內留3枝分布均勻、生長粗壯的枝條作為主枝,冬季短截,以后按上述修剪方法進行。如果干道不是很寬,上方又無電線通過,可采用開心型樹冠,在栽植定干后,選留4至6根主枝,每年冬季短截后,選留1個略斜而向上方生長的枝條作主枝延長枝,使樹冠逐年上升,即可形成橢圓形內膛中空的冠形。修剪時應強枝弱剪,弱枝強剪,使樹冠均衡發展。另外,懸鈴木除作行道樹栽植,還可作為庭蔭樹、孤植樹。效果也很理想,做庭蔭樹、孤植樹栽植時、以自然冠形為宜。 因此,植栽懸鈴木只有在選擇胸徑粗度、干挺高度基本一致的基礎上,注重整形修剪,才能使樹姿的特點充分體現,達到樹形端正、整齊一致,不僅冬季可以觀看造型,而且夏季又可達到枝繁葉茂,遮陽面廣的效果。 ( 來源:《農家致富》2004.1期 ) 苗木網,m.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