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蘆薈 |
當前位置: 999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蘆薈(Aloe)為百合科蘆薈屬,是多年生常綠多肉草本植物,原產非洲大陸和地中海沿岸。蘆薈葉片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蛋白質、糖、多肽、維生素、葉綠素、游離氨基酸、甾類、蒽醌類化合物以及多種活性酶。據科學研究表明:蘆薈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和有效成分在所有野生果蔬中居第1位,而且營養配比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AFO)提出的指標。據統計,全世界約有500余種蘆薈品種,除了用來護膚美容入藥以外,還可作為蔬菜食用。菜用蘆薈是近年我國新興的純天然食療保健蔬菜,可直接補充人體所需營養。經開發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并顯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上農大葉蘆薈 是上海農學院植物科學系從庫拉索蘆薈中選育出的變異品種。莖短直立,葉簇生于莖上,葉呈螺旋狀排列,葉長40~80cm,寬15~18cm,厚3~5cm,葉被有白色蠟粉,葉緣有齒,花單生有分枝,總狀花序,疏散,花為黃紅色。 三、對環境條件要求 菜用蘆薈比較喜溫、喜光,耐干旱。適宜沙壤土種植,過于粘的土壤植株矮小,分蘗少。生長適溫15~30℃,高于38℃,低于5℃時停止生長。0℃即發生凍害。陽光充足,植株長勢好,光照不足易引起徒長,但陽光過強也會導致植株休眠和生長緩慢。 四、栽培技術 菜用蘆薈是多年生植物,不抗寒冷,在北方宜在日光溫室中栽培。 1.定植 蘆薈分蘗能力很強,母株根部常有小嫩芽長出來,這些小嫩芽長至4~5片時要及時(帶根)挖出進行扦插,否則影響母株生長。按株行距20cm×20cm先密植,待長至6~8片葉,25cm高時進行定植。蘆薈可周年定植但春季4月份定植最好,緩苗時間短,生長快。定植前應深耕細耙土地,每667m2施3000~4000kg有機肥,做成高畦,畦面100~120cm,畦高20cm,畦間距40cm,然后溝內澆水,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即可定植。每畦2行,株行距30cm×30cm,栽時不宜太深,過深易感病,以覆蓋底下部葉片基部為適,定植后澆水。從定植到緩苗需20天左右,此期間不澆水,白天23~28℃,夜間保持13~15℃,濕度在60%~70%,緩苗后進行澆水、中耕、除草。定植45~60天時可追肥1次,肥料用糞水或復合肥。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2.田間管理 蘆薈的全年管理分為春夏冬三個階段。4~5月份蘆薈生長旺盛,需要肥水量大,結合澆水進行1~2次追肥。7~8月要注意通風遮陰和澆水,有條件的可用遮陽網覆蓋,以保證蘆薈不休眠。12~2月不再澆水,加強中耕、保墑、保溫的管理。全年追肥應保證2~3次,每667m2施N、P、K復合肥15kg。元江蘆薈長勢強,幼芽多,應及時清理幼苗,可采取先密植再定植的方法。 3.病蟲害 蘆薈很少有蟲害。主要病害是黑斑病,其癥狀為葉片上產生黑色凹陷或黑色病斑。防治措施應減少噴水,改進通風透光條件。藥劑防治用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施。 4.采收 菜用蘆薈長至40~50cm,約定植后400~500天即可采收。每隔2個月采收1次,以采底層葉為主。每株每次采2~4片葉為宜,不宜過多,以免影響植株生長,自第1次采收至高峰期為2~4年。蘆薈頂端部位擁有12片以上生長葉,并適量采收,才能保證鮮葉產量和質量。 五、食用方法 將葉片沖洗干凈,去兩側刺毛,切成條、塊、絲、段、粒等,可用于拼盤、配菜、裝飾,又可涼拌、熱炒、燉、炸。葉肉晶瑩剔透,主料突出,色調均勻,美觀大方,令人食欲大增。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白樺林餐城最近推出蘆薈系列菜譜: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涼拌 大蔥香菜拌蘆薈、花生米拌蘆薈,脆嫩清淡可口。蘆薈水果沙拉既爽口又開胃清熱。 2.炒 雞蛋炒蘆薈、百合腰果蘆薈,營養價值高。 3.飲 蘆薈泡酒。健胃,助消化,消除疲勞。 4.燉 蘆薈燉排骨、火腿扣蘆薈、鯽魚蘆薈湯,味道鮮美,更有品味。 5.炸 軟炸蘆薈,好吃沒有油膩感。 6.餡 蘆薈餃子更是百吃而不厭。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