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好品種”生存能力降低的現象確實存在。而是否表現出來,則根據各位種養水平的高低而定了。這就像同樣的病癥(非致命的),
明醫救活人,庸醫治死人一樣了。 1.象大家說的一樣,蘭花都是被愛死的。遇到好品種,大家都來分苗,苗越分越稀,抵抗力、生命力也就越來越弱,加上環境的改變,人為的過分精心愛護,倒苗再所難免。
2.長久以來,國蘭都是以分苗方式進行繁殖,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無性繁殖,蘭花體內會積累大量的病毒,有些病毒在植物體外觀上是沒有表現的,但是對蘭花的不良影響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一旦蘭花的抵抗力變低,就會立即倒苗。這就是導致老品種生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當然,老品種中的很壯的老師也有很多,那是因為他們很了解蘭花的習性,能夠使蘭花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對內在病毒有較強的抵抗力。
3.所謂的“好品種”都是對人而言的。蘭花形態上的變異都不單單上表面上的,都伴隨著內部代謝系統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在植物學上大部分認為是變異導致的生理缺陷。先天的不足也就難免帶來生活力的下降。
另外,我認為利用化學調控手段來加速蘭花增殖,縮短生長期的做法,對蘭花的本質并沒有影響。至于確實存在的細胞壁變薄,草瘦弱等現象,完全可以用增施肥料來解決。我現在學校的化控中心實習,利用化控手段對蘭花進行催生,再加上充足的水肥管理,蘭芽多而且生長健壯。
苗木網,m.cqhuayin.com 至于個別JS只顧經濟利益而不顧蘭花質量而造成的蘭花生活力下降就另當別論了。條件所限,種養“好品種”的機會不是很多,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點看法,還請各位老師指正。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