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是比較耐旱的植物,墨蘭的形態結構和生理活動也具有耐旱的特征。墨蘭根由根被、皮層(包括外皮層、中皮層和內皮層)和中柱(包括中央髓部)所組成,沒有根毛。根被由多層細胞組成,細胞小,排列緊密;幼嫩根被細胞的胞壁未加厚,隨著細胞成熟,胞壁逐漸加厚(網紋加厚),胞壁木栓化。根被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也有保水作用。皮層細胞較大,壁薄且排列疏松,占根部的大部分。中柱的中央髓部也是由較大的薄壁細胞組成。
干旱期間根各部分的含水量變化情況。充分吸脹的根被和皮層的鮮重是中柱的13倍左右,含水量(鮮重%)比中柱多21%,絕對含水是中柱的16倍多,因此根部的水分絕大部分是貯存于根被和皮層。干旱42天,全根、根被和皮層、中柱等三部分的含水量還分別是68%、70%和54%左右,說明此時根部還含有相當大量的水分。整個干旱期間,根的肉質部分(根被和皮層)和中柱含水量之比值基本不變,在1.26—1.32之間,這說明肉質部分和中柱的水分也許幾乎以同等速度補充到地上部去了。但是,肉質部分和中柱的鮮重之比和絕對含水量之比卻不斷下降,前者由13降到6,后者由16.5降到7.8,都降低一半左右,這說明根的肉質部分補充到地上部的水分量遠遠大于中柱。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假球莖表皮細胞極度加厚,外面有很厚的肉質層,能有效地防止水分喪失。皮層特別發達,細胞大且壁薄,占據假球莖組織的絕大部分,還有維管束分散于其間,皮層貯存大量水分。正常供水狀態下,一年生假球莖含水量達88%左右,干旱42天時,含水量還有63.8%,說明假球莖此時還貯存著相當大量的水分。
墨蘭葉表皮外面具有一層很厚的角質層。表皮為單層細胞,細胞小,壁明顯增厚,排列緊密;表皮下的厚壁組織(纖維組織)相當發達。氣孔分布于下表皮,氣孔略為下陷,外面復以很厚的蠟質氣孔蓋。氣孔表面外觀為圓形,即使在正常供水狀態下,氣孔開度也很小,因此有較高的氣孔阻力和較低的蒸騰速率,對防止水分喪失很有意義。
總而言之,墨蘭的形態解剖具有明顯的旱生特征,根部具有發達的根被、皮層和髓,皮層和髓部有許多薄壁細胞,貯存水分,而根被有供水和防止水分丟失的功能。假球莖也有許多薄壁細胞,也有貯水的功能;吸球莖外面的角質層有防止丟失水分的作用。葉片外有很厚的角質層,氣孔在下表皮略下陷,且有氣孔蓋,蒸騰速率慢,這些結構說明墨蘭有很強的貯水和保水能力,所以耐旱性較強。試驗證明,盡管植物嚴重萎蔫,根系大部分已干枯,但植株假球莖仍具有較強盛的生命力,復水后,仍可以恢復生長。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墨蘭之所以形成耐旱結構,可能與原來生長環境有關。墨蘭生長在林下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也可以生長于懸崖石縫中,那種環境保水性差,泥少易干,加上一年四季降雨不均勻,所以在少雨季節,土壤易出現持續干旱,墨蘭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就會形成耐旱性結構,生理上也形成對干旱的一定適應性。
(記者 佚名)
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