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上盆種植時,先將培養上(基質)預備好。一般用泥炭土2份,木炭粉末l份,細沙l份混合而成。無泥炭土時可用水苔切碎代替。泥炭主要用4-5mm粗細的小塊,經水煮沸20分鐘或蒸汽消毒20分鐘,冷卻后用手將多余水分用力擠出,并使其疏松。木炭末也用2-3mm大小的碎塊;細沙最好在流水河中取得并沖洗干凈。
用盆不宜過大,以直徑5cm左右為宜。盆用0.2%的托布津溶液浸泡一小時,盆底墊入干凈的碎瓦片,深約1/3,然后裝入上述基質。
幼苗自瓶中取出后,用水沖洗粘附的培養基,再用甲基托布津溶液沖洗。然后將幼苗種火盆內基質中,深度以在瓶內培養基上的深度為準。
栽完后用甲基托市津溶液噴射一次。移入培養箱內。最初的2周內不澆水,只每天噴霧l——2次。這時要注意溫度、濕度和光照。經過3-5年的精心管理,幼苗逐漸成長并開出鮮花。
出瓶上盆后至幼苗扎根出葉是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幼苗如管理不當,會有死亡,甚至大批死亡,前功盡棄。
應當指出,未分化的胚和雜交不能正常發育的種子,也可以利用此方法來培養。可以使提前長成、開花,更重要的是能使經濟價值較高的珍貴品種的雜交種子很好萌發。
苗木網,m.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