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植物之腐爛,也可能屬於細菌性的,這種細菌性之腐爛,對養蘭人并非重大問題,除非是用不同的化學藥劑來控制細菌腐爛癥,而非黑腐病所用者。問題就在分別這兩種病癥。
通常細菌性的褐色或軟弱的腐爛癥——經鑒定為不同的Erwinia,Pseudomonas(帶形菌屬)或Enterobacter類細菌,帶有冠狀之蘭屬(如:單莖類屬的萬代蘭屬、蝴蝶蘭屬……等或復莖類屬嘉德麗雅蘭的雙葉種,或新芽還沒長成的時候,及拖鞋蘭……等),也就是像復莖的拖鞋蘭,與單莖的蝴蝶蘭都很討厭這種細菌。因此當蝴蝶蘭受到這類細菌攻擊時“腐心病”(Crown Rot)”這個普遍的名稱,經常被引用。新舊葉子在莖頂同時出現,形成一種杯狀,就可保留水份達相當長的時間,這些細菌需要潮濕的表面環境,以便穿透及傳染植物之組織。此項拘束水份的特性,被認為因為這項生長習性,就預先將蘭花置於易受細菌感染之情況下,在另一方面,黴菌性的黑腐病,為蘭花帶來更多的假球莖問題,尤以嘉德麗雅蘭為例。在這些有細菌傳染的蘭花上,已發現只造成一些有限而無生命危險的黑斑點。
根據此點,黴菌性與細菌性之腐爛癥,其間之區別必然含糊不清,有人可能會說,細菌性的腐爛癥,所呈現的顏色,一般為粟褐色。而黴菌性的腐爛癥為紫黑色。但情形并不皆然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我們應當想到細菌性的腐爛癥之毒害較少,蔓延似乎也較慢。因此養蘭人就有較佳的機會作適當的處理,及控制傳染。但這需要看賴以寄生之主體植物的情況,與型態而定。無論情況如何,其基本的外形是不變的,一旦黴菌性與細菌性的傳染,發生到分生組織(生長點)的致命時,一定是在嘉德麗雅蘭假球莖的嫩芽上,或者是在蝴蝶蘭的莖頂葉心上。損害十分嚴重,整個或部份蘭株都會喪失。
細菌性的腐爛癥,正如黴菌性的腐爛癥一樣,開始時出現一塊黑斑,在植體上的某些地方之組織,在潮濕的環境下最容易發生頹廢情況,初期的傳染現象,是在葉子的中央出現黑點或水泡,細菌性的傳染經常是從葉子的尖端開始,并以流體的型態由上而下發展,。當傳染到蘭 株的葉心上時,更多的葉子會受到感染,甚至仍舊呈現很綠的顏色時就脫落了。這是因為葉子與莖干間的附著點,先就死亡了。此種情況即顯示,受到感染的蘭株完全是破碎不堪了,而已被毀滅。
細菌性的傳染也會造成莖衣的腐爛,這是眾所周知的,其徵候與上述之情況相似,這種傳染現象是藉其含水特性,從正常的乾燥情況,與某些蘭花的花鞘變成褐色的現象來判別。當內層有花苞時,也一定會染上這種病癥而腐爛,不然就會桔萎。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控制細菌性之褐色病或軟弱腐爛癥,就像控制黴菌性的相似病癥一樣,在傳染病發展到致命區域之前,先將蘭株上已受感染的部份除掉。如果傳染情形只局限於葉子(或莖衣)的上端,應將其切除,為求能徹底清除傳染,寧可多割掉一寸健康的組織。凡是已從基部感染起的葉子,通常都需將其從植體上除掉,除掉這樣的葉子十分容易,甚至無需任何割切工具(只要普通剪紙用的小剪刀或銳利的小刀),隨后并應在切口處噴灑些抗生素。
已經發現Physan藥劑,對於保護蘭花,以防受到進一步的細菌性傳染十分有效,如果定期使用,則有助於阻止傳染病之發生。這種藥劑之使用法是:每加侖水調和半茶匙的Physan,然后對著感染的植株大量的噴灑,直到莖頂的葉心與葉脈止,均有藥累積時為止。如果在一周之內接著再噴灑一次,將大有裨益。如果腐爛癥,已發展莖頂葉心,應將苗株浸泡在Natriphene溶液中(每加侖調和以3/4茶匙之藥),歷時60分鐘。
最近發現用“鏈黴素”來噴灑,對於治療或預防腐心癥或葉的腐爛癥很有效。此藥在農藥行就可買到,是液體小瓶裝,應照標示上所說明的比率和方法使用。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