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植大樹的養護與管理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0 16:10 |
隨著城市對綠化美化的日益重視,大樹正被越來越多地移植到各類園林綠地中。大樹的再生能力較小樹明顯減弱,新植大樹的養護管理顯得尤其重要。總的來說,新植大樹的養護管理,應重點抓好樹體水分代謝平衡和樹體保護兩大方面的工作。 苗木網,m.cqhuayin.com
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大樹在移植過程中,根系容易受到較大的損傷,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樹體常常因供水不足造成水分代謝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是新植大樹養護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關鍵。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一是地上部分保濕。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包干:用草繩、蒲包、苔蘚等材料嚴密包裹樹干和比較粗壯的分枝。經包干處理后,一可避免強光直射和干風吹襲,減少樹干、樹枝的水分蒸發;二可貯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經常保持濕潤;三可調節枝干溫度,減少高溫和低溫對枝干的傷害。目前,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此法在樹體休眠階段效果是好的,但在樹體萌芽前應及時撤換。因為塑料薄膜透氣性能差,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溫季節,內部熱量難以及時散發會引起高溫,灼傷枝干、嫩芽或隱芽,對樹體造成傷害。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噴水:樹體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面)因蒸騰作用而易失水,必須及時噴水保濕。噴水要求細而均勻,噴及地上各個部位和周圍空間。有人采取“吊鹽水”的方法,在樹枝上掛若干個裝滿清水的瓶子,讓瓶內的水慢慢滴在樹體上,并定期加水。這一方法省工又省錢,但不夠均勻,一般用于去冠移植的樹體,在抽枝發葉后仍需噴水保濕。 苗木網,m.cqhuayin.com
遮蔭:大樹移植初期或高溫干燥季節,要搭制蔭棚遮蔭,以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在種植密度較大的區域宜搭制大棚,省材又方便管 理。孤植樹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蔭,蔭棚上方及四周與樹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離,以保證棚內有一定的空氣流動空間,防止樹冠日灼危害。遮蔭度為70%左右,讓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證樹體光合作用的進行。以后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蔭物。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二是促發新根。 苗木網,999miaomu.com
控水:新移植大樹對土壤水分需求量較小,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即可。土壤含水量過大反而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能,對發根不利,嚴重的會導致爛根死亡。為此,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土壤澆水量,另一方面要防止樹池積水。種植時留下的澆水穴,在第一次澆透水后即應填平或略高于周圍地面,以防下雨或澆水時積水。在地勢低洼易積水處,要開排水溝,保證雨天能及時排水。此外,在地下水位較高處,要做網溝排水,汛期水位上漲時,可在根系外圍挖深井,用水泵將地下水排至場外,嚴防淹根。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保護新芽:樹體地上部分的萌發,能促進根系的萌發。因此,在移植時進行重修剪的樹體所萌發的芽要加以保護,讓其抽枝發葉,待樹體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在樹體萌芽后,要特別加強噴水、遮蔭、防病治蟲等養護工作。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土壤通氣: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氣性能有利于根系萌發。一方面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防土壤板結;另一方面要經常檢查土壤通氣設施(通氣管或竹籠),發現通氣設施堵塞或積水要及時清除。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樹體保護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新移植大樹易受自然災害、病蟲害、人為的和禽畜危害,必須嚴加防范。 苗木網,999miaomu.com 支撐:大樹種植后應支撐固定。正三角樁最利于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2/3左右處為好,并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病治蟲:根據樹種特性和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勤檢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發生病情,要對癥下藥,及時防治。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施肥:大樹移植初期,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個月左右一次。用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濃度為0.5%~1%的肥液,選早晚或陰天進行葉面噴灑,遇降雨應重噴一次。根系萌發后,可進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傷根。 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凍: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并逐步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強度。入冬寒潮來臨前,可采取覆土、地面覆蓋、設立風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做好樹體保溫工作。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此外,在人流比較集中或其他易受人為、禽畜破壞的區域,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同時,可設置竹籬等加以保護。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棕櫚科植物的養護措施 下一篇:加拿利海棗的養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