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衰老的原因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1 11:30 |
任何樹木都要經過生長、發育、衰老、死亡等過程,這是客觀規律。但是可以通過人為的措施使衰老以至死亡延遲到來,使樹木最大限度地為人類造福,為此有必要探討古樹衰老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樹木的衰老、死亡除遵循客觀規律外,往往與以下因素有關。 土壤密實度過高 城市公園里游人密集,地面受到大量踐踏,土壤板結,密實度高,透氣性降低,機械阻抗增加,對樹木的生長十分不利。據測定:北京中山公園在人流密集的古柏林中土壤容重達 ;天壇“九龍柏”周圍土壤容重為 ,非毛管孔隙度為 ,非毛管孔隙 。在這樣的土壤中,樹根的生長受到了抑制。度為 樹干周圍鋪裝面過大 有些地段地面用水泥磚或其它材料鋪裝,僅留很小的樹池,影響了地下與地上部分氣體交換,使古樹根系處于透氣性極差的環境中。 土壤理化性質惡化 隨著公園、風景區各種文體、商業活動等的急劇增加,常因設置臨時廁所,傾倒污水等人為因素而使土壤中的鹽分含量過高,這是某些局部地段古樹致死的原因。 根部的營養不足 肥分不足是古樹生長衰弱的原因之一。氮、磷、鉀等元素不足,使古樹生長緩慢,枝葉稀疏,抗性減弱。 苗木網,m.cqhuayin.com 人為的損害 常見的有,人為地刻劃釘釘、纏繞繩索、攀樹折枝、剝損樹皮,借用樹干做支撐物,在樹冠內挖坑取土、動用明火、排放煙氣、傾倒污水污物、堆放危害樹木生長的物料、修建外緣建筑物或者構筑物,擅自移植等等,這些行為都會造成古樹樹體損傷、生長衰弱或死亡。 自然危害 如雷擊雹打,雨淋風折等。 |
上一篇:古樹可供樹種規劃作重要參考 下一篇:古樹名木的養護管理技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