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林多功能 大效益(二)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13 |
灌木是寶貴的生物資源,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區的主栽樹種,是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等生態公益林建設的重要混交樹種,是平原地區、城鎮鄉村綠化、美化、香化、彩化的重要伴生樹種。由于許多灌木全身都是寶,集多種功能于一身,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群眾說:“灌木是個寶,氣候干旱土壤瘠薄能長好,防風固沙把土保,還是牲畜的好飼草,綜合利用好原料,生火做飯離不了,醫藥保健價值高。” 認識亟待提高 發展尚須提速 灌木是寶貴的生物資源,但在發展中還面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一是認識不足,受過去以木材生產為主的林業建設指導思想的影響,重喬木,輕灌木,還有人認為灌木不是林;二是保護不力,林牧矛盾、林柴矛盾突出,隨意毀壞、利用灌木林,改變林地性質的情況時有發生;三是造林經營粗放,科技含量低,特別是灌木采種基地建設滯后,滿山遍野采種,難以保證種子質量和數量需求,大部分地方沒有做到采用優良種源區的種子和苗木造林;四是雖然我國灌木樹種資源極為豐富,但開發利用極少,絕大部分處于自生自滅狀態,灌木潛在的經濟價值遠未開發出來,如何將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沒有對現有灌木林的有效保護,難以鞏固和發展灌木林建設成果;若不加大灌木林培育力度,荒山荒沙依舊,生態環境將持續惡化;灌木林開發利用滯后,經營主體沒有動力,建設成果難以保護,不能做到可持續經營。 特別是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破壞容易恢復難,必須把灌木林保護放在優先地位,切實保護好灌木林資源。根據生態區位、功能主導利用不同劃分灌木公益林和商品林,實行不同的保護管理措施。灌木公益林實行封禁、封育和劃定自然保護區等保護措施進行保護。對有代表性的灌木林生態群落、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和屬于省、自治區、直轄市珍稀林木資源的灌木林,為保護其資源和生長環境,對集中分布區域應逐步建立灌木林自然保護區,實行嚴格的保護管理措施。沙源區、200毫米降雨量以下地區、優良種源區、生態區位重要公益林區的灌木林應加大保護措施,嚴格禁止人畜破壞。應加強灌木林資源管理,灌木生態公益林應實行嚴格的面積采伐限額和更新管理制度,禁止商業性采伐;凡萌蘗能力弱不具有自然恢復能力和風蝕沙化、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灌木生態公益林,嚴禁采伐、平茬、采條等經營活動;嚴禁采伐國家和地方規定的珍稀瀕危重點保護灌木和自然保護區內的灌木林。灌木枝條等資源的經營、加工、運輸應實行許可證制度。灌木林具有同喬木林同等重要的生態作用,國家對灌木生態公益林應實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在抓好灌木林特別是灌木公益林保護的同時,切實加大灌木林培育力度,快速增加干旱、半干旱地區灌木覆蓋。我國有262萬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43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灌木是這些區域的主導植被類型,只有加快灌木林培育,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些區域日趨惡化的生態環境,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和農牧民脫貧致富。應結合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搞好灌木造林作業設計,選擇適宜的樹種和結構配置,加快良種墓地建設,充分發揮封山育林的優勢,多種造林方式并舉,大力發展混交林等造林模式,為我國生態建設、西部大開發、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重要貢獻。 應高度重視灌木工業原料林、經濟林、飼料林、藥用林、保健林等的開發利用工作,這是推動灌木林發展的動力和改變傳統生態建設模式的催化劑。多數灌木生長周期短,萌蘗力強,只有通過及時平茬疏伐,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平茬收獲的灌木能夠實現經濟價值,才能實現灌木林可持續經營。這在鄂爾多斯市灌木產業化的實踐中已經得到充分證明。該市上世紀90年代以來,積極發展以灌木資源為原料的林業產業,先后建成人造板廠8家,總生產能力達到9萬立方米,全市灌木資源不但沒有減少,反倒從90年代初期的5萬畝沙柳發展到目前的900萬畝,收到了生態和經濟效益兩全的好效果。灌木商品林采伐不應限制,可依據森林經營方案,選擇合理的采伐時間、采伐方式、采伐強度進行經營性采伐利用,但嚴禁在生長期進行采伐作業,采伐后的灌木林地必須封禁保護,加快植被恢復。為以產業利用帶動灌木商品林培育,應大力扶持以灌木為原料的龍頭企業,將其納入國家政策性銀行貸款范圍,國家和地方財政給予貼息,并免征企業所得稅,通過公司+農戶+基地的形式,加快建設灌木原料林基地,處理好企業和農戶的利益分配關系,實現灌木資源增加、生態環境改善、企業增收、農民致富的多重目標。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我國北方廣大牧區,由于多年來超載過牧致使生態環境惡化、生物資源減少、生物產量下降,整治退化的草場、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迫在眉睫。今年國家啟動了退牧還草工程,這是畜牧業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也為灌木林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適宜灌木發展的地方,基本上是農牧過渡地帶和草原畜牧地帶。自古以來,草原畜牧業就依附森林、森林草地(稀樹草地)放牧,把可食的樹木枝葉作為牲畜的輔助飼料加以利用,特別在旱災、牧草枯竭、冬季厚雪覆蓋草地等災害出現時,樹木枝葉就成為牲畜度荒的救命飼料。退牧還草工程啟動后,灌木林發展更應為退牧還草工程提供保障,一方面應大力發展護牧林,改善草場生態環境,提高產草量和穩定性;另一方面,應大力發展飼料林和以灌木為原料的飼料加工業,為舍飼養畜提供充足的畜牧飼料。應按照分類經營的要求,劃定護牧林和飼料林地,選擇適宜樹種,護牧林應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選用防風固沙、水土保持作用強、耐鹽堿、抗病蟲害等樹種,飼料林應選用適口性好、耐平茬、易更新等樹種。 隨著我國林業生產水平的提高,灌木鄉土樹種造林良種化,已成為林業科研和林業生產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應加強灌木選擇育種工作,加大灌木良種基地建設力度,逐步實現灌木造林良種化。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在大力發展優良鄉土樹種的同時,應積極、謹慎地從與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自然條件相似的北美、中亞和西亞部分地區,引進比我國現有樹種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等性能更好或經濟價值(工業原料、飼料、果品、蜜源、園林觀賞、藥用等)更高的外來灌木樹種,做好引種馴化工作,以豐富我國灌木種質資源和育種原始材料,增加造林樹種。應吸取物種引進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把好外來有害生物的傳入關。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了“三步走”的林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和奮斗目標,到2010年、2020年和205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19%以上、23%以上和26%以上。要實現《決定》提出的奮斗目標,必須加快造林綠化進程。隨著我國造林綠化向縱深推進,東南沿海等地區已基本綠化,森林覆蓋率的增長潛力不大。只有加快中西部地區造林綠化進程,才能確保如期實現《決定》提出的奮斗目標。但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土壤瘠薄,荒漠化、石漠化嚴重,特別是水資源短缺,給加快造林綠化進程帶來了相當的難度。這就需要確定適宜的造林技術路線;從干旱、半干旱地區的自然狀況出發,大力發展灌木林,實行以灌木為主,灌草結合、灌喬結合、灌草喬結合的造林指導方針是符合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客觀實際,遵循林業生態建設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必然選擇。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曲干樹型盆景的塑造要點 下一篇:如何培育芒果嫁接砧木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