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要點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13 |
采用系統科學的方法,生產無公害蔬菜是當前農業生產的必由之路。搞好無公害蔬菜,首先是生產蔬菜的立地環境要達到無污染的標準,即生產基地,大棚內的水、氣,土中的有害物質低于國家允許的標準;其次要求在生產過程中有效利用自然生物資源,合理使用各種生產管理技術措施,降低化肥、農藥消耗,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和“三致”的有機化學物質。把農業防治、生態防治和生物防治放在綜合防治工作的首位,化學防治作為突破手段,建立良好的蔬菜生產小環境,充分發揮自然控制作用,用較少的投入,把病蟲的為害控制在允許的經濟閾值以下,取得無公害的產品和更高的經濟效益。 1、農業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根據不同的蔬菜品種及主要病害和不同的播種期,選擇適宜的品種,如溫室大棚黃瓜霜霉病是主要病害,可選擇中農八號、津春2號、津優3號等;大棚番茄病毒是主了病害,可選毛粉802、L-402等;辣椒抗病品種如中椒2號,湘研4號,碭椒1號、4號等。 (2)合理輪作、間作套種及深耕凍垡 這樣可改善蔬菜的生態條件,減輕病蟲害的發生與傳播。如茄果類、瓜類蔬菜與蔥蒜類輪作能明顯降低枯萎病的發生;黃瓜與食用菌間作,能有效地利用空間,并改善黃瓜的生態條件;洋蔥、大蒜、韭菜等與十字花科、茄科、瓜類等間作能減輕病蟲害。 苗木網,m.cqhuayin.com (3)培育壯苗,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 改傳統的冷床育苗為中棚或溫室電熱線育苗,營養缽育苗,即采取高溫促根,但又要特別強調低溫煤苗,使幼苗健壯,增強對低溫、弱光的適應性,同時注意防治苗期病害,提高幼苗抗病力。在栽培中,使用高壟栽培,膜下灌水等方法改善棚室小環境,也可有效控制病蟲害發生。 (4)采用配方施肥 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減少化肥的單一集中大量使用,提倡大量使用生物肥,如硅酸鹽細菌生物鉀肥、根瘤菌肥。微肥以葉施為好,土施過多會改變土壤理化性狀,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5)嫁接換根 瓜類茄果類蔬菜由于長期連作,易產生一些土傳病害,如黃瓜枯萎病、番茄青枯病、茄子黃萎病等,通過嫁接換根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病害發生。如使用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黃瓜,對黃瓜枯萎病的防效可達98%以上。 (6)消毒 包括溫室涂白、土壤工具滅菌以及消滅附著殘留的病菌和害蟲,在栽培管理中,不允許人員隨便出入、出入人員必須消毒,嚴防病蟲的帶入傳播,發現病點、蟲源及時清除。 (7)清園 蔬菜生長過程中,及時摘除病蟲為害的葉片、果實或全株拔除,帶到田外深埋或燒掉。前茬作物收獲后,徹底清除殘枝、敗葉、根等,減少病蟲基數,控制初侵染源。 苗木網,999miaomu.com 2、物理和生態防治 (1)捕殺、驅避、誘殺 如蚜蟲、棉鈴蟲、菜青蟲、薊馬等害蟲,可利用直接捕殺,銀色反光膜防蟲,黃色粘紙、性誘劑、楊柳枝誘蛾,磷素驅蟲等方法進行防治。 (2)隔離保護 使用防蟲網能有效防止大量害蟲的為害,同時可防暴雨、大風的破壞;使用遮陽網能防治秋延后辣椒等蔬菜的病毒病,同時能夠起到遮蔭作用,為反季節蔬菜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 (3)種子處理 使用種衣劑保護或陽光、高溫直接殺菌,化學藥劑拌種殺菌防治等。如防治黃瓜細菌性枯萎病,瓜種可用50度溫水浸種20分鐘,還可用40%福爾馬林1500倍液浸1.5小時;采用10%磷酸三鈉液浸種20~30分鐘,可預防病毒病的發生。 (4)生態防治 即溫濕度處理。棚室的各種病害都存在其發病的溫濕度條件,在作物允許的條件下,人為改變棚室溫濕度,可起到控制病蟲發生蔓延的目的。采用晴天上午短時高溫悶棚的方法 可有效地控制黃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瓜類黑星病。對于黃瓜、芹菜根結線蟲病的防治可采用灌水后覆蓋棚膜,利用太陽光達到高溫殺死線蟲的目的。 (5)以蟲治蟲 如使用顆粒體病毒防治菜青蟲后,可將被殺死的蟲體搗爛存放于瓶中,加一些有機磷農藥或生物農藥,加水發酵1~2天,過濾,加水1000倍,對菜青蟲防治效果很好。 苗木網,999miaomu.com 3、生物防治 利用害蟲天敵和微生物殺蟲、殺菌劑防治可能發生的病蟲害。 (1)以害蟲天敵治蟲 保護或采集、捕捉青蛙釋放田間,可有效控制鱗翅目害蟲;在棚室發現白粉虱立即釋放麗蚜小蜂,每株有成蟲1頭以下時667平方米放蜂1000~3000頭,另外,害蟲天敵還有七星瓢蟲、赤眼蜂等。 (2)以抗生菌治蟲 用蘇云金桿菌系列防治鱗翅目幼蟲、韭蛆;用在10%瀏陽霉素防治豆類、茄果類紅蜘蛛、茶黃螨等。 (3)以抗生素治病 使用農抗120的150倍液灌根防治瓜類枯萎病,噴霧防治瓜類白粉病番茄早疫病等 ;2%武夷菌素150倍液防治黃瓜黑星病、番茄葉霉病,有較好的效果。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噴霧防治茄果類、瓜類蔬菜細菌性病害也有很好的防效。 4、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化學防治只作為一種突防預備措施,并且只使用高效、低毒、 低殘留農藥。 在化學防治技術措施上,注意對癥下藥,同時改進噴藥方法 ,采用小孔噴片,超低量噴霧技術和靜電噴霧系統。在正確測報的基礎上,嚴格掌握不同病蟲的防治適期,各種化學農藥的使用劑量和安全間隔期。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蜀葵的栽培管理技術 下一篇:苗木運輸前的包裝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