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攬勝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15 |
盆景是以文化修養為本,美學理論為指導,造型技巧為手段的視覺造型藝術。“崇尚自然、富含詩情畫意”是中國盆景的民族風格。 趙慶泉大師講:“創新是盆景藝術發展的必由之路。過去的創新,在今天已成為傳統,今天的創新又是未來的傳統,所以創新是繼承的發展,永無止境”。 潮州—地靈人杰、人多勇于拼博創新。袁歐明先生的雀梅盆景《幽谷攬勝》就是一很有創新意味的作品。該作品屬大懸崖式,但在造型上又不侑于大懸崖式的規范,作者活用中國畫中枝的穿插承破畫論,使原枝干身中段成“O”型的南枝成為個性明顯的有特色的亮點;在枝法上南北結合,剛柔并用、追求自然野趣;構圖取全垂式,勢險相雄,掄人視覺、動人心魄,不愧為金獎作品 。 現試賞析如下: 一、整體大效果:作品外輪廓成“S”形,有如瀑布掛川、流動感強;造型夸張,氣勢渾雄、一瀉千里,震憾人心;樹相自然野趣、厚重;題名著重于“攬”字,既符合“O”型南枝的個性又具團結、集中精華把勝景緊攬一體之意;作品飄垂90CM,規格屬大型,制作難度高、創意足;神韻凝重古樸與題名環環相抅。 苗木網,999miaomu.com 二、根盤樹干:作品頭、根臥盆,重心外懸,但主根下沉、拖根爪立有力錨定,大有力拔山虧氣概世之感;主干一、二節幾成90度懸瀉下垂,極盡大懸崖干式之美;主、副干頭段、中段、尾段順接自然、具有大懸崖造型不可多得的險、瀉之勢;主、副干攬相天成,突現主題意境。 三、枝爪布局:全樁布托合理,B主干與C副干尾梢同向左展、上昂,氣勢擴張外展,D、E、F、G四新培重點取勢要枝與B、C相同并起加強造勢的作用;A、L枝,枝勢右逆,“九順一逆”在統一中求變化;C、L頂枝組,雄而不高,既不搶奪主干大勢,相反起到加強樹相厚重的作用;側枝線橫平,多呈自然枝型,其間采用軟、硬角相結合,長、短跨度互用的方法求取韻律的統一調諧,有如水花激濺,賞心奪目;作品年功突顯,橫角枝密集自我協調,新芽點翠郁郁蔥蔥,對“攬勝”的主題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唯一的感覺是側枝留空較均衡,如果主干陽面枝與陰面枝的爭讓、留空布白之間的對比更強烈些,個別地方適當虛靈些可能效果更好。 四:配盆裝飾:特制的碣黃地黑底開窗闊口中深方盆,穩重大方;黑地窗內陰文隸刻:南枝本同心、喚我作他楊詩句直朔主題,朱紅大印壓邊,光艷奪目;紅碣色的方形高幾、黃碣色的方盆、茶碣色的樹干,色、形協調統一并與黃綠色的新芽色調冷暖對比強烈;繁體“幽谷攬勝”四字書于畫面右上角,配與朱紅雙印調和畫面構圖;書、詩、畫、印四位一體極盡中國盆景民族特色。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幽谷攬勝》造型不為成法所拘、清新亮麗;取勢夸張、險峻;品相古樸、野趣;題名親情、貼切;意境內蕰、深遠;神韻肅穆、莊重;配盆、裝飾、整體組合一流,實是一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記得蘇本一會長講過:“盆景創作既不能拘坭于純自然的真實,也不必排斥抽象的概念化的追求,具象與抽象的完美統一才是真正藝術發展的必由之路”。“百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盆景創作要在不違背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下敢想、敢鉆才能恰如其分地創造出高于自然的作品來。我真誠地希望袁歐明先生有更多更好更有創意的作品面世。 |
上一篇:大田花木凍害后如何救護 下一篇:金錢樹的繁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