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黃楊 盆中有天地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15 |
俗話說:“千年不大黃楊木。”黃楊,特別是瓜子黃楊,與揚州的盆景文化息息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瓜子黃楊是讓楊派盆景形成流派的特色樹種。它的栽植,有歷史記載始于唐代,繁盛于明清。也正因此,在揚州這座古城,盛產瓜子黃楊古樹名木。 古樹名木 瓜子黃楊是“大戶” 萃園內有不少的瓜子黃楊,其中6棵已是百歲以上的古樹,它們是揚城43棵瓜子黃楊古樹名木中的6棵。而這6棵中的2棵,樹齡220歲,它們是揚城年齡最長的瓜子黃楊。 “瓜子黃楊是繼銀杏、圓柏之后,古樹名木數量第三多的樹種。”對于這個現狀,原園林局高級工程師孫如竹一點不覺得稀奇,“從歷史上判斷,瓜子黃楊在揚州很早就有栽植;而到了明清時代,隨著揚派盆景的興起,瓜子黃楊作為樹樁盆景的原材料,栽植更加普遍。” 43棵古樹名木中,最粗的一棵瓜子黃楊在木香巷27號夏為慶家,樹齡150年,直徑為47cm,樹高4.5米。其余的瓜子黃楊古樹,直徑均不到30cm。 “瓜子黃楊長得相當慢!”孫如竹說,因此民間叫它“千年矮”,“其實矮倒不一定,但長不粗卻是一定的,220年的黃楊也只有27cm。” 經過計算,筆者發現,220歲的瓜子黃楊,平均每年直徑只增加了0.123cm;即使那棵最粗的150歲的瓜子黃楊,平均每年直徑也只增加了0.313cm。“與其他古樹名木(木本科植物)相比,生長慢。” 苗木網,999miaomu.com 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里這樣描述:“黃楊每歲一寸,不溢分毫,至閏年反縮一寸,是天限之命也。”而最早的關于“黃楊厄閏”的記錄,則出自宋代蘇軾的《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園中草木春無數,只有黃楊厄閏年。” 《博物要論》中卻這樣“辟謠”:“閏年黃楊并非縮減,只是不長。” “黃楊木的確長得慢。”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副教授金飚認為:“至于閏年反縮一寸或不長,雖然沒人真正考證過,但從植物生理的角度而言,這種說法只能當作是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瓜子黃楊生長慢的特性。” 雖然長得慢,但瓜子黃楊無論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只要有土,它都能生長,因此又被人稱為“樹中君子”。 瓜子黃楊 揚派盆景特色樹種 揚派盆景是中國樹樁盆景“五大流派”之一,2008年6月,揚派盆景技藝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而瓜子黃楊,與柏、榆、松等植物一道,成為揚派盆景常用的而且具有代表性的樹種。作為造型藝術的盆景,在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各地的氣候條件、植物資源、山石種類、風土人情以及文化熏陶的不同,再經各地的歷代民間藝人和盆景愛好者的精心培育和不斷創新,形成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風格,因而產生了盆景流派。作為盆景的樹種,應具有地方特色,“瓜子黃楊就是具有揚州地方特色的樹種。”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揚州最早什么時候有瓜子黃楊盆景至今還沒有考古證據。不過,黃楊盆景在明清時,已成為揚派盆景最為流行樹種之一,這一點已沒有爭議。 “盆景大師之所以鐘愛瓜子黃楊,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開發出來的。”原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副教授何小弟認為,黃楊的樹形和葉形吸引了盆景造型師的眼光,黃楊外形的特點有詩為證:“咫尺黃楊樹,婆娑枝干重,葉深圃翡翠,根古距虬龍。”正因為黃楊根爪有力、盤曲虬龍、或九曲回腸、或橫枝婆娑、葉小如豆瓣、四季常青等特點,黃楊才有被制成“云片狀”、“一寸三彎”盆景的可能;而黃楊耐修剪、枝條柔軟的特性,讓這種可能最終變成了現實。 “黃楊盆景喜大濕大水。”瘦西湖風景區盆景造型師小胡邊澆水邊說,只要看到盆子里的土干了,他們就會澆水。 盆里的土也是特別準備的。小胡告訴我,黃楊從自然生態環境下移栽到盆里,生長面積受到限制,而每年的換盆,又需要剪掉一些樹根,因此他們一般用營養豐富的黑土來培植黃楊盆景。“黑土是從公道的河里挖上來的,河里長蘆葦的地方,一般都有黑土,因為蘆葦每年都會枯萎,自然風化腐爛到水中,形成黑泥。” 珍品迭出 10部清代黃楊盆景留世 瘦西湖盆景博物館,收藏有揚派盆景的名品。其中,有10部作品就是揚派(瓜子)黃楊盆景。事實上,它們的遺存,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苗木網,999miaomu.com 原園林局總工程師韋金笙回憶,揚派盆景衰落于民國時期,而到新中國成立后的1963年,園林管理所批量收購民間張氏、陸氏遺存的揚派黃楊盆景。“這10部現存最古老的揚派黃楊盆景,都是清代中后期的遺物,移交到揚州盆景園養護時已‘長荒’,經再創作作者10余年精心養護管理和復原,才又煥發了青春。” 這期間經歷了“文革”,而以揚派黃楊盆景為代表的揚派盆景,也差一點遭遇“浩劫”。為保護國家財產,在一個夜晚,揚州市園林管理所韋金笙率瘦西湖公園花房職工,將明、清、民國時期揚派盆景和古盆,“及時轉移到花房后偏僻處草叢中”,古老的楊派黃楊盆景最終得以幸存。 1986年,國慶節試開放的研究、陳列、展覽揚派盆景,這些幸存的“寶貝”成為揚州盆景園鎮園之寶。 它們分別是: 騰云 樹高42cm,樹寬145cm,再創作作者:萬瑞銘、陸春富; 彩云 樹高65cm,樹寬185cm,再創作作者:陸春富; 行云 樹高58cm,樹寬135cm,再創作作者:萬瑞銘、蔣長林; 端云 樹高12cm,樹寬125cm,再創作作者:蔣長林; 凌云 樹高34cm,樹寬110cm,再創作作者:吳玉林、萬鵬;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瑞云 樹高42cm,樹寬115cm,再創作作者:陸春富; 流云 樹高55cm,樹寬84cm,再創作作者:萬瑞銘;岫云 樹高56cm,樹寬110cm,再創作作者:杜曉波; 青云 樹高42cm,樹寬150cm,再創作作者:竇永源; 飄云 樹高38cm,樹寬115cm,再創作作者:陸春富。 地理特性 適應性非常廣 耐熱又耐寒 這種樹很“隨和” “它是一種適應性非常廣的樹種,對土壤要求不嚴。”這是金飚對瓜子黃楊的評價,他曾經在多種環境下試種瓜子黃楊,“與香樟等樹種相比,耐鹽堿是它最大的優點。” 揚州城區的土壤PH值測試顯示,除蜀岡風景線,其余地方多是微堿性土壤,“這也是有些香樟葉子變黃(黃化)的緣故。” 讓人贊嘆的是,瓜子黃楊的“個性”具有“兩面性”,它既耐陰,又喜光;在室內外它都能良好生長,即使長期生長在蔭蔽環境中,葉片雖可保持翠綠。它既喜濕潤,又耐旱;即使連續1個月左右的陰雨天氣,或地表土壤干裂(只留下些許水分),都沒有異常生長的表現。它既耐熱,又耐旱,可經受夏日暴曬和零下20℃左右的嚴寒。 研究人員發現,在揚州,自然狀態下的瓜子黃楊雖然是常綠,但進入冬天后,因為低溫刺激,它也會“休眠”,而葉片還會轉為紫紅色。不過,來年的春天,紫紅的葉子又會“返青”。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近年來,隨著瓜子黃楊等衛矛科植物的普及,它遭受蟲害的風險逐年增加。而危害瓜子黃楊的罪魁禍首,便是一種名為“黃楊絹野螟”的害蟲。“幾年前,揚州瓜子黃楊就曾遭遇一次蟲害。”孫如竹介紹,它們爆發的速度很快,如不及時發現,會在幾天之內,把黃楊的葉子吃得一干二凈。 “這是綠化植物普及必然帶來的現象。”揚州大學昆蟲學專家祝樹德認為,從目前的研究來看,瓜子黃楊面臨的最大危險就是食葉性害蟲,而鉆柱性的害蟲還不多見,“黃楊木質非常緊密,這可能也是黃楊適應自然生態的生存策略,這種特性讓鉆柱性害蟲‘有口難咽’。” |
上一篇:提高小麥品質的關鍵技術 下一篇:百合的養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