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栽盆栽蠟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18 |
蠟梅原產中華,是歷史悠久的名花。為蠟梅科蠟梅屬落葉或半常綠賞花灌木,別名臘梅、黃梅。因木質部有芳香又名香木。株高1.5米至4米。根頸發達,常形成肥厚的根盤。葉對生,橢圓至橢圓披針形,全緣。花兩性,單生于當年生枝的葉腋。萼片和花瓣無明顯區分,外輪黃色光潤,內輪常有紫褐色條斑,具蠟質,冬春開放,先花后葉,有香味。 常見的名貴品種有素心蠟梅,花形大,盛開時花瓣尖端向外翻卷,內外輪花瓣均為蠟黃色,無紫褐色條斑、香味濃。罄口蠟梅:花和葉片較大,外輪花瓣純黃色,內輪有紫紅色邊緣和條斑,香味清雅。檀香蠟梅:花形較大,花瓣橢圓,頂端鈍,反卷,內輪花瓣具淡紫紅暈或斑點,盛開時花瓣似鐘樣展開,香味較濃。一般品種有狗牙蠟梅、九英蠟梅;株型較矮,花小瓣尖似狗牙瓣,質薄像狗蠅翅。內輪中心花瓣紫色,香味淡薄,花期較遲,沒有較大的觀賞價值。還有小花蠟梅:花莖極小,外輪花瓣黃白色、內輪花瓣具紫紅色條紋。 蠟梅喜氣候溫和、光照充足,也稍耐陰,耐寒力較強,北京地區栽植在庭院背風向陽的小環境可露地越冬,早春開花;上海地區大面積生產栽培,冬季扎設風障,春節開花。蠟梅怕積水久濕,耐旱力極強,河南鄢陵花農有“旱不死的蠟梅”之說。要求土層深厚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微酸性壤土,在粘重土壤中生長不良,不耐鹽堿,抗病、耐肥力強。 名貴品種多用嫁接繁殖,以狗牙蠟梅或其他品種蠟梅的播種實生苗或分蘗苗作砧木,早春施行切接。成活率高低取決于掌握正確的嫁接時機,以接穗腋芽膨大似麥粒大小時,嫁接最易成活。接穗應選用二年生粗壯枝條,取中段截成6厘米至7厘米長,切面要淡,因而削的要長些。綁扎后,要涂上泥漿,然后培土把切口封嚴。切接苗到秋季可長到60厘米以上,這時應將主枝短截,以促使其發生側枝,2年至3年后可望開花。也可盆栽養好砧木,用靠接法繁殖新株,1年后即可開花。分株繁殖時,用秋分株的母株在頭年落葉后,應于距地面20厘米以上處將分蘗枝條全部短截,翌春3月至4月向將母株四周的土壤掏空,用砍刀將萌蘗側枝連同根系一并劈離母體,另行栽培。保留母株中心的幾個粗枝使其繼續生長,分株苗培養1年以后即可開花。狗牙蠟梅的分株苗可作砧木使用。 蠟梅耐修剪,露地栽植為了形成勻稱的樹形,栽后應及時整形修剪(素有“蠟梅不缺枝”之說),以防徒長。花后留20厘米左右短截,以促使側枝增多,分化更多花芽。地栽蠟梅不遇大旱,一般不大灌水,僅在入冬后冬灌一次凍水。注意雨季排水防澇。入秋花芽發育的關鍵時段應施肥1次至2次。其他管理均較粗放,也很少有病蟲害發生。 蠟梅屬深根性花木,盆栽時最好選擇深桶狀盆。用通透性強,排水良好的沙質培養土,下墊碎蹄片或雞鴨毛作底肥栽植。放光照充足,通風寬敞處養護,可兩年換盆一次。在北京地區,入冬落葉后仍可放在室外背風向陽處,到大雪節前后再移入室內待其自然開花,室溫不宜超過10℃。注意,不能用升溫方法催花,否則突熱升溫會引起大量落蕾。花后隨即修剪,先剪去枯枝、重疊枝、交叉枝、病蟲枝及徒長枝,再將當年生開過花的枝條只留基部2對芽至3對芽,全部剪掉。將植株移至0℃左右冷涼處,控水保持盆土微潮,不使植株在春暖前萌芽展葉。入春移到室外澆透水,施一次較濃的有機液肥催芽,經常保持盆土干濕適度。當新芽發展成枝,長至3對至4對葉時摘心一次,促其茁壯側枝著花。入秋前后至入冬每半月追肥一次,可以稀薄有機液肥與0.3%磷酸二氫鉀溶液交替施用,壯苗催花。盆栽蠟梅是冬季室內高檔觀賞花卉,花期長,室溫低可擺放一個多月。 苗木網,m.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夏甘薯高產五措施 下一篇:榆樹盆景怎樣制作和養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