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種植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1 |
Victory系列發芽期----準備階段基質PH值:5.5-6.0組織分析表明海棠在較低PH值下吸收鈣和鎂。濕度:飽和的基質有利于播種,如果播種后澆水易沖走種子。 發芽期----第1階段飽和的基質和較高的濕度對海棠的發芽至關重要,胚根在7-10天內出現。外觀特征:在第1階段的后期,幼根長至0.64厘米長,同時出現子葉,根系可能會延著基質表面延伸,這是正常情況。水份:在飽和的基質中播種,應在基質的表面可見到水分,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可以來防止暴露在外的幼根失水。溫度:78-80°F(25-26℃)基質EC值:0.5-0.75光照:光照在發芽期是必要條件,在發芽室里光照強度為200-10001ux。 發芽期----第2階段應該特別注意根系的生長發育。第二階段成功關鍵在于保持較高的濕度,防止細小的幼苗和暴露在外的根系失水。外觀特征:第2階段后期,根系為1.27-2.54厘米長,出現子葉葉。水份:應在幼苗周圍保持95-100%的相對濕度,稍稍降低基質的濕度,以便根系能向內部生長,介質應稍濕而不應浸透,也可在種于上覆蓋一層蛭石,來保持濕度。基質溫度:72-78°F(22一26℃),葉面的溫度不應超過85°F(30℃),防止幼苗的失水。施肥:施用50-75PPM氮/鉀肥(鈣:鎂=2:1)介質EC值:1.25-1.75光照:發芽后應立即給予光照,還應附加4500-70001ux的光照,能大大提早花期,但不應超過200001ux。 苗木網,m.cqhuayin.com 發芽期----第3階段重點應放在澆水和施肥管理,使之產生發達的根系。外觀特征:第3階段后期,根系應為過1.27-2.54厘米。根系深入穴盤,出現2-3片真葉。水份:每24小時進行一次干濕循環周期,海裳的根系長至2.54厘米后,將大量需要氧氣。基質溫度:66-68℃(18-20℃)施肥:100-150PPM氮肥,1周1-2次基質EC值:1.0-1.5光照:海棠受光照影響大,光照越多,植株生長越快,花期越早,連續每天補充光照14-16小時,長日照能增加生長率,但超過250001ux的光照將導致葉片邊緣焦枯。 發芽期----第4階段外觀特征:第四階段后期,發達的根系將充滿穴孔。苗莖應有3一4片真葉。水份:見第3階段基質溫度:62-68°F(16-20℃)低于60°F的溫度將攸花期延遲。化肥:見第3階段介質EC值:1.0-0.5光照:見第3階段生長期介質PH值:5.5-6.0水份:基質稍干后再澆水,一天中早點澆水可以避免因葉面溫度升高而產生的葉片焦邊。溫度:對于新移植的種苗,晚間溫度應在65-68°F(18-20℃),在緩苗后,夜間溫度可降至60一65°F(16-18℃)。施肥:交替施用100-150ppm的鈣肥(13-2-13-6Ca-3Mg)和氨肥(20-5-30)各2-3次澆灌。如果植株高而伸長且開花少,表明氨肥過多,如果植株矮,葉片失綠焦邊,表明缺鈣和鎂。光照:不超過250001ux。生長調節劑:如果有需要,如果需要在移苗后用500-1000PPM的Cycocel處理兩周后,可以增加開花的數量,但不能提早開花。常見害蟲:蚜蟲Thrips常見病害:PythinmRhizotonia,Botryistblight,T-omatoSpottedWiltVirus。種植安排:在高光照地區,組合盤中海棠的生長周期為10-12周。在低光照地區,組合盤中海棠的生長周期為14-16周。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普陀樟的繁殖技術 下一篇:白鶴芋及其栽培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