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盆景風格源于自然之二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1 |
上海盆景的傳統工藝是采用金屬絲對主干或枝條進行強度屈曲,然后逐年細致修剪,形后解開金屬絲即枝干屈伸自如,線條明快流暢,外型自然,雄渾蒼勁,矯捷奔放。?創作手段不同,則藝術風格各異,我國各大流派的藝術風格各有所長。以蟠扎為主的則講究其造型格式的嚴謹。以剪為主,以扎為輔的則講究外型神態,追求自然天趣,不煩人事之工,作品即渾厚蒼勁,矯捷奔放。而嶺南盆景所采用的“截干蓄枝法”則是因樹造型,以剪為主去改造天然的樁頭形態,使作品有豐富的藝術個性。用精育細剪的方法使枝條形態優美,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然而嶺南盆景采用截干蓄枝的工藝手法,需要有優生優長的天然氣候,植物才能快速生長,還要有萌發力強的樹種作為素材才能達到造型創作的需求。這些氣候和植物資源,嶺南盆景所在的地區正是得天獨厚,共具所有。 師承畫理深入造化----嶺南盆景風格之四 嶺南盆景之所以能夠博得“立體的畫,無聲的詩”的美譽,是因為他的藝術風格具有師承畫理,深入造化的技法。所謂師承畫理也是它的流派起源人素仁等始創的,他的畫意樹就是以明清古畫為藍本的。以大樹縮景技藝見長的孔泰初,也是研究古畫的里手,還經常繪盆景百態圖作為創作指南,所畫的盆景也時常在盆景展覽會上展出。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嶺南盆景的創作思維和手法是將中國畫的有關技法,諸如立意構圖的有聚有散,有爭有讓,講究顧盼和呼應等,樹干和枝條講究流暢有氣勢等理論挪為已用,去豐富作品的“神韻”。但是國畫表現技法是靠筆和墨,是平面的畫。而盆景表現技法則用有生命的樹干和枝條,構成圖畫占有立體的空間,相對地較為復雜。吸收國畫理論后,經過深入造化,從而產生出新的效果。 例如嶺南盆景的枝條造型一方面有國畫的行筆流暢的技法,又以“截干蓄枝”的手法使枝條一節一節地縮小,每一節的連接角度都表現出節奏分明,抑揚頓挫之韻律。這樣的枝條就有國畫的筆意和盆景的特征,既蒼老又流暢,也達到“以小見大”效果。 作者簡介 李新民,男,漢族,中共黨員。1937年8月出生,福建省長樂市人,畢業于福安公安干部學校。歷任長樂縣公安局政治協理室協理員(副局級),長樂市宗教事務局秘書。現任長樂市盆景協會副秘書長,市集郵協會理事,市蘆薈學會常務理事,市公安老干警協會常務秘書長,市李氏史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主要業績:從事嶺南盆景的風格與型式研究30余載。收藏盆景、郵票、古錢幣。現藏盆景300余盆、郵票300余枚、古錢幣50余種。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1997年7月香港郵票藏品參加長樂市集郵協會舉辦的“迎香港回歸”展覽獲優秀獎;同時,參加長樂市盆景協會舉辦的“迎香港回歸”展覽,盆景分別獲一等獎、二等獎。他精心盆景創作,著有《淺談嶺南盆藝》、《嶺南盆景的風格與型式》和《樹樁盆景常用植物與管理》。樹樁盆景在當地多次獲獎。 1994年3月長樂僑報“吳航鄉情”以《盆中天地大》報導了李新民盆景藝術;1996年3月《福州晚報》題為《一家綠染萬家春》,報導了李新民與他的盆景世界;1996年6月長樂市老人大學組織學員到李新民家中參觀學習盆景藝術栽培和管理技術,大家贊嘆不絕。 1997年1月其盆景作品《柔情似水》、《手足情深》、《夕陽歸舟》被選入《中國奇石盆景根藝花卉大觀》。1998年4月參加中華當代民間藝術家協會任常務理事,榮獲由中國當代民間藝術家協會顧問,盧嘉錫、阿沛阿旺晉美等十位同志親自署名的“中國當代名人”鋼匾。其業績,1999年被收入《二十世紀中國收藏家大全》一書。____他不僅愛好盆景藝術,而且對本職工作兢兢業業,盡心盡責,參加工作以來,被評為全省、市級先進工作者達21次,1991年評為“全國宗教工作三十年干部”,獲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頒發的“榮譽證書”。中央電視臺、福州電視臺、長樂有線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專題報道過其事跡。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無公害茉莉花生產技術 下一篇:花卉土質改良小竅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