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角山礬播種繁殖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1 |
棱角山礬(Symplocos tetagona Chenet.Y.F.Wu)屬山礬科山礬屬常綠闊葉喬木。其枝葉茂密、開展,葉深綠色;主干通直、明顯;樹形優美,呈寶塔形、傘形。春節期間開花,花形如桂,清香宜人,盛花如雪蓋,觀賞性強。該樹種適生性廣,抗病蟲能力強,耐寒,零下5~8℃未見凍傷,抗污染,對CO2、SO2等有毒有害氣體有很強抗性,為城市綠化新優樹種,市場前景廣闊。 棱角山礬果實成熟盛期用手或高枝剪采摘,采得的果實可堆漚3至5天,待果皮軟熟后裝入布袋反復搓洗,淘去果皮及雜質即可得到種子。種子含水量應保持在30%左右,忌失水,不宜日曬或干藏。需要時可以果實狀態包裝運輸,運達目的地后再行調制。也可不進行調制而帶果皮播種。調制出的種子貯藏時需混以濕沙,貯藏期在半年以內。種子在播前或處理前應吸透水。種子透水性良好,浸種24小時后種胚能吸脹水分,種子吸水量可達到30%至40%。 棱角山礬種子既有種殼導致的強迫休眠,又存在著生理休眠。強迫性休眠可用酸蝕處理,一般用比重1.84 的濃硫酸酸蝕5.5小時后置流水中沖洗18小時,減少種殼對種胚的約束,增加種皮的透氣性。用G A3處理可解除棱角山礬種子的生理休眠。兩者配合,在強變溫條件下,才能使棱角山礬當年播種出苗率達到較高水平(44%)。兩種效果比較好的方法如下: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經55小時酸蝕處理后再采用500毫克/升赤霉素浸種24小時并晾干,濕沙層積3個月,在容器中鋪放一層濕沙再鋪一層種子,鋪至多層后用塑料布包扎容器,置于土坑。干燥時滴加5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 2.將55小時酸蝕處理后濕沙層積3個月的種子采用變溫處理(1℃ 至5℃處理16小時后再在20℃環境中處理8小時),當年發芽率比較理想,達到40%以上。 單獨或復合處理方法處理過的種子當年發芽率均不太高,要待第二年方可萌發。 撒播或條播,每平方米可播種12至24克,覆土宜淺。若進行芽苗移栽可加大播種密度,播種量為每畝75至100公斤。播種后覆蓋1厘米厚的黃泥,最好用稻草覆蓋,可起到保濕、抑制雜草的作用,蓋草厚度以能保證苗床不過干過濕為度。幼苗期應適當遮陰,防止地下害蟲為害。苗床四周應挖深溝,利于排水,以防雨天積水傷根。 |
上一篇:天堂百合的貯藏加工 下一篇:紅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