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主要樹種造林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2 |
1 造林綠化植物的選擇? 1.1 選擇要求? 西北黃土高原地區造林立地主要是陡坡農田和荒山荒灘,其降水特點是春冬雨雪少,夏秋雨水多,年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造林綠化植物在選擇時要注重植物種類的形態生理習性,根據當地不同的氣候環境、土壤條件和林種用途要求,采用適宜的樹種,依靠樹種自身的抗逆性,增強對造林立地環境的適應能力。? 1.2 抗逆規律? 具有抗逆特性的樹種種類較多,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耐瘠薄干旱、耐陰喜、耐鹽堿和喜酸性土壤幾種主要類型,了解這些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助于選擇適宜樹種。? 耐瘠薄干旱樹種:側柏、刺柏、檜柏、油松、雪松、馬尾松、白皮松、紅豆杉、臭椿、棗樹、核桃、板栗、柿樹、山杏、桑樹、木槿、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皂莢、槐樹、刺槐、杜仲、石榴、山楂、楸樹、泡桐、桃、銀杏、白樺、山楊、沙棘、銀白楊、君遷子、烏桕、構樹、槭樹、漆樹、鹽膚木、花椒、香椿。? 喜陰耐濕樹種:冷杉、云杉、三尖杉、青千、冬青、側柏、漆樹、板栗、河柳、垂柳、旱柳、山核桃、水曲柳、杜梨、水杉、玉蘭樹、檜柏、桑樹、榆樹、銀杏、皂英、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赤楊、沙棗、山楂、白樺、鹽膚木、落葉松、油松。?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耐鹽堿樹種:側柏、刺槐、云杉、花椒、柿樹、檉柳、沙棗、杜仲、銀杏、水曲柳、國槐、刺槐、旱柳、臭椿、山桃、桑樹、楓楊、柳樹、青桐、元寶楓、皂莢、懸鈴木、黃櫨木。 喜酸性土樹種:油松、馬尾松、紅豆杉、泡桐、油桐、楸樹、刺槐、柿樹、構樹、臭椿、銀杏、山楂、杜仲、水杉、國槐、山楊、經柳、君遷子。? 1.3 適宜環境? 西北地區古老的造林綠化習慣是:“左公楊柳霸河灘,槐樹皂莢繞莊園,桃杏李柿進農田,核桃板栗上山間,松柏護村春常在,桐楸刺槐栽溝邊”,借鑒歷史研究古代的植樹造林方法,科學技術性很強。? 2 旱栽保活技術措施? 2.1 提倡四季栽植技術? 在植樹造林中,土壤水分含量的高低是幼苗能否成活的關鍵,該區春旱現象嚴重,土壤墑情不足,樹苗成活困難,應大力提倡四季栽植技術,即春季帶芽栽,夏季帶土栽,秋季帶葉栽,冬季帶雪栽。改春栽為春夏秋冬四季栽,春栽掌握在芽體萌動、休眠期結束(樹醒),栽植緩苗期短;生長季帶土移栽不緩苗;秋季帶少量老殘葉片栽植,土壤墑情好,根系愈合快,新根生長成早;降雪天土地溫度較氣溫高,墑情好,栽植成活率高。四季栽植是西北干旱地區經過多年試驗研究摸索出的造林栽植新技術。? 苗木網,m.cqhuayin.com 2.2 應用徑流林業技術措施? 徑流林業綜合育林技術是以徑流利用為基礎,合理分配降水在干旱的氣候、土壤環境中為林木的生長創造出相對適宜的水環境。徑流林業技術措施的核心是集水整地。西北黃土高原地區,由于土層比較深厚,表層土壤較干燥,滲透強度大,很難產生地表徑流,徑流形成主要是超滲水量,因此,為了提高降雨的產流率,需要把集水區修成一定的形式并盡量減少降雨的地表損失。集水面的處理,經濟實用、簡便易行的方法是壓實拍光處理。根據栽植區面積確定集水面積的大小,采用人工或機械的方法達到集水表面密實而光滑,產生人工徑流,集中于栽植區,保證苗木成活旺長。? 2.3 推廣截桿蘸漿深栽保墑技術? 落葉樹種幼苗在起苗過程中根系易受損傷,栽植時截掉主干保留基莖一小段,可調整地下根系與地上莖干的平衡關系,保證水分充分供給。經濟果樹保留50~70 cm直接定干,防護林如刺槐保留15~20 cm截桿造林,栽植時將幼苗根系用泥漿磷肥液蘸根,保持根系濕潤,可提高成活率。? 2.4 利用保水劑提高造林成效? 保水劑是一種高吸水性樹脂,含有大量結構特異的吸水基因,在樹脂內部可產生高滲透締合作用并通過其網孔結構吸水。在造林綠化工程中,在植樹穴內將保水劑與土壤充分均勻混合后再栽植苗木,當土壤中的保水劑遇到下滲水后,可以有效蓄貯水分供苗木利用。為防止苗木栽植前在運輸過程中根系失水,可采用保水劑蘸根的方法,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紅口水仙的繁殖與應用 下一篇:玉米高產需要什么樣的土壤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