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只長秧不結薯的原因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4 |
2000年,我省大部分地區種植的馬鈴薯均出現嚴重的減產,一些地塊雖然枝葉繁茂,長勢良好,但是薯塊較小或沒有薯決,產量很低,特別是一些覆膜地決表現較重。各地為什么產生這種情況:多數人認為是種薯有問題。實際上,減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栽培管理、品種、土壤的肥力狀況、水分、溫度、播期等因素。從去年看,高溫干旱是造成馬鈴薯大幅度減產的主要原因,而播期和品種的生育期又與遭受高溫干旱影響的嚴重程度有關。 首先,我們有必要了解馬鈴薯生長發育所需的環境條件,馬鈴薯的生長需要適宜的土壤水分、肥料、充足的光照和較低的溫度。其中對溫度的要求是:15℃條件下出苗后7天形成塊莖,在25℃條件下需21天形成塊莖;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氣溫高于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 1.播期的影響 遼寧省遼南、遼西地區一般3月末催芽覆膜栽種,4月末出苗,5月10日左右形成塊莖,6月初收獲;遼中、遼北地區一般4月上中旬覆膜或裸地栽種,5月初或5月中旬出苗,5月15—20日形成塊莖,6月下旬或7月初收獲。去年遼寧省5月20日開始出現越過25℃的高溫天氣,這一時期正是遼南、遼西種植區的薯塊膨大期;遼中、遼北種植區的薯塊形成期。所以遼南、遼西地區適時催芽覆膜栽種的地塊產量受影響較小,667平方米(畝)收入均在千元以上。而一些栽種較晚及遼中、遼北地區種植的地塊,在高溫條件下,莖葉生長繁茂,氣溫高于25℃以后,塊莖停止生長,而莖葉生長仍能正常進行,這時葉部所制造的有機養分全部用于匍匐莖和莖葉的生長上,從而造成莖葉徒長,匍匐莖穿出地面成為地上枝條,出現只長秧不結薯的后果。 苗木網,999miaomu.com 從去年的結果可以看出,凡是能做到早催芽,適時早播的地塊,薯塊形成和膨大均能躲過高溫,對產量影響小;栽種晚的地塊,薯塊的形成和膨大正遇上高溫,使塊莖的形成和膨大受到嚴重的影響,因而產量很低。 2.品種生育期的影響 種薯是增產的內因,高產的關鍵。要想獲得高產、高效需選用生育期適宜的脫毒良種。春季覆膜栽培應選中薯1號、超白、東農303和早大白等極早熟品種,通過催芽、曬芽、適時早播等措施促使其早生快發,使薯塊的形成和膨大期處于較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從而獲得較高的產量。而選用生育期偏長的品種,其塊莖的形成及膨大期正值高溫階段,受高溫的影響較重,結果造成嚴重的減產。 來源:長江蔬菜(記者 不詳)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藍花鼠尾草栽培技術指南(圖) 下一篇:觀光木的播種及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