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叢矮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6 |
小麥返青后,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為害小麥的各種病害相繼發生。特別是對叢矮病,要緊緊抓住小麥返青至拔節病害剛剛開始發生的有利時機,及時進行防治。 小麥叢矮病,又稱“蘆楂病”,是靠傳毒介體灰飛虱傳播的病毒病。灰飛虱在小麥上傳毒侵染有2個高峰時期:第一次是小麥播種出苗后,目前在小麥播種時普遍使用3911或拌種劑拌種,該傳毒侵染高峰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第二次傳毒高峰是在小麥返青后,隨氣溫的逐漸回升,越冬代灰飛虱開始在麥苗上活動取食,傳播病毒,侵染愈早或顯現癥狀愈早,對產量的影響愈大。據有關資料介紹,早春受侵而在拔節前顯現癥狀的千粒重減42.2%,拔節后顯現癥狀的僅減5.6%。所以,早春消滅灰飛虱對控制第二次傳毒高峰十分重要。 防治重點: 1、在小麥返青后徹底、干凈地清除麥田及其周圍的雜草,消滅灰飛虱適宜的生存環境,以減少傳毒蟲源; 2、適時澆返青水,澆返青水對灰飛虱有很大的殺傷作用,也可以減少傳毒蟲源; 3、噴藥防治,當春季氣溫穩定通過5℃時就要噴藥防治。具體方法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每667m2噴施50~75kg藥液,隔5~7d噴1次,連噴2次。噴藥時連麥田四周以外5m的地方都要噴藥。對靠近路邊、水溝、地頭、地邊及插花地更應特別注意防治。 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不詳)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桂花怎樣扦插繁殖 下一篇:野薔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