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的種植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7 |
1.選地整地 栽培地應選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然后,深翻土壤33厘米以上。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廄肥或堆肥2500~3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作畦,或不作畦,開好排水溝栽種。 2.移栽 當年秋季播種的于翌年9~10月秋后移栽;當年春播的于翌年3~4月上旬移栽。以秋季移栽為好,幼苗生長健壯。栽前,選根莖有中指粗的壯苗,剪去主根下部細長的部分及主根上的側根。按行株距70×50厘米挖穴,穴深20~30米,每穴施入土雜肥1—2公斤,與穴土拌勻。然后,每穴栽苗2子芽l株。秋栽覆土宜厚,應高出芽嘴5~7厘米,以免遭受凍害;春栽可適當淺覆土,使苗葉露出地面即可。大黃移栽后的第1年,在行間可間種大豆或玉米等作物。 3.中耕除草 春栽的于當年6月中旬、8月中旬、9~10月各講行中耕除草1次,共3次。以后除草次數與秋栽相同。秋栽的于翌年4月中、下旬幼苗剛萌發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第2次于6月中、下旬;第3次于9—10月倒苗后。第3年大黃生長健壯,已經封行,只在春季萌發時和秋季倒苗后各除草1次。 4.追肥 大黃喜肥,要結合每次中耕除草追肥1次。第1、2兩次施用人畜糞水或腐熟餅肥;第3次在秋季倒苗后,重施土雜肥加火土灰或過磷酸鈣,施后覆土壅蔸防凍,并灌1次封凍水。 苗木網,m.cqhuayin.com 5.培土 大黃根莖肥大且不斷向上生長,因此,在每次中耕除草和追肥后,在莖基周圍要培土,以利根莖生長,增加產量。 6.打薹 大黃移栽后的3~4年,于每年的5、6月抽薹開花,要消耗大量養分,因此,除留種地外,應及早打掉花薹,使養分集中供應地下根莖生長,這也是一項增產措施。 中國農業網編輯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盆栽花卉養護技術 下一篇:切花菊周年開花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