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白豆的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8 |
蠶豆在種植歷史較早,但大部分都在路邊溝旁種植,常以嫩豆粒和成熟的種子作蔬菜食用,種植規模不大,且零星分散。由于近年來農業結構調整和出口貿易的需要,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特別是日本大白豆種植有了一定的面積,就此對其栽培技術作一簡要介紹。 蠶豆在種植為越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發達,莖直立方形中空,自根際萌發分枝,主側枝大致相同,葉互生為偶數羽狀復葉,花腋生,總狀花序,翼瓣基部各有一大黑斑,每個花序有2-6朵花,一般第1-2朵花多數能結莢,其余花結莢率很低,莢長6.6cm-14cm,扁圓筒形。種子發芽年限較短,最多保持2年。 蠶豆生長適應土壤范圍較廣,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切忌連作,才能豐產。蠶豆是異花傳粉作物,留種的不同品種應做好隔離,防止自然雜交而降低純度。 蠶豆種子在5-6℃時開始發芽,生長最適溫度為16℃,最高溫度為25-30℃,幼苗能耐-4℃的霜凍,但遭受-5—-7℃凍害時,仍能從主莖基部發芽,重新生長。蠶豆在15℃以下分化花芽,花由下而上開放,在下部豆莢迅速發育時,上部才開放的花往往不能結莢,故可行摘心,集中養分,減少落花。 日本大白豆適宜在10月中下旬播種,水稻茬也應在10月底前種植,每畝用種量10kg左右,密度行距50cm,株距30cm,每穴播2-3粒,播種前先用水浸種一夜,做到吸水適中,然后拌磷肥(每畝10kg左右)播種,并且做到隨拌隨種,不能隔夜。播種深度為7-10cm,不宜太淺,以增強抗寒能力。 日本大白豆的田間管理應做好施肥、摘心、防病等三項主要工作。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一、施肥:在播種出苗后,每畝施磷肥25kg,盛花期畝施復合肥20kg左右,初莢期畝施尿素5kg。 二、摘心: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初,主莖在10cm以上時,并且下部已見分枝,應對主莖進行摘心,由于主莖不結莢或結莢較少,為促進分枝發生,直至開春后,發現主莖存在仍要打掉頂心,留3-4個分枝結莢,并在開花時摘除無效分枝。在果莢開始膨大時,對結莢分枝也應摘除頂心,做到留果莢3-4層,以促進已留果莢形成和膨大。 三、防病:由于日本大白豆的銹病發生較重,因此必須開好田間溝系,做到溝系配套,排水暢通,雨停水干,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害發生。一旦發病,分別于初花期、盛花期、初莢期用1000倍粉銹寧液進行三次防治,控制病害,保護有效葉面積,促進籽粒充實。并要注意預防前期草害和后期蚜蟲、潛葉蠅等病蟲發生為害,才能奪取大白豆的豐產豐收。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黃冠梨無公害優質豐產栽培 下一篇:屋頂綠化依據特點 采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