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栽培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8 |
1.概述 別名白蒺藜、扁莖黃芪、沙苑蒺藜,為豆科植物,以種子入藥。有補肝腎、固精、明日作用,分布于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寧夏等省、自治區。適應性很強,喜溫暖通風透光的環境,能耐寒、耐旱,但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沙質壤土、壤土、粘壤土均可栽種,忌連作,前作以玉米為好。 2.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于秋季8月或春季4月播種,條播,按行距33厘米,順畦劃約1.65厘米深的小溝,將種子均勻播人溝內,覆土0.67—1厘米,播后稍加鎮壓,然后澆水,每畝播種量1—1.5公斤。在11—17℃的溫度下約2周開始出苗,也有在秋季種麥時每隔1.65米留出23.1厘米空地以備次年4月套種沙苑子,麥收后再種玉米。 當苗高6.7—10厘米時,按株距10—13.2厘米定苗,留壯苗2、3株,隨即扶苗培土。出苗前適當灌水以利出苗,出苗后勿使水分過多以免徒長影響產量,雨季注意排水。在生長期間和孕蕾期間,結合松土除草并追施入糞尿或硫酸銨2次,每年在植株未返青時,每畝施廄肥3000—4000公斤,在地化凍前將大塊廄肥砸碎,使糞與土混合,蓋于地面,促使植株返青生長。北方地區于地凍前澆凍水,以后每年收獲后都要中耕除草,追肥過冬,可連續收獲3—4年。 3.采收加工 在北京地區于10月收獲,當莢果80%以上呈紫黑色時,離地面6.7厘米處將全株割下,曬干,打出種子,除凈雜質。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不詳)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銀耳用瓶栽 下一篇:九月陽臺花卉的養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