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葫蘆設施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29 |
成熟的觀賞葫蘆外殼堅硬,表面光滑,呈淡黃色,并會隨放置時間的增長而逐漸加深直至紅紫。由于葫蘆美妙的形狀和特殊的質地以及潤澤的色彩,使葫蘆不僅可作為實用器物,而且通過各種手段被廣泛的制作成各種精妙絕倫的工藝品. 觀賞葫蘆在杭州地區一般在春、秋季栽培。觀賞葫蘆多為側蔓結瓜,加上其產品瓜較大較重,需搭牢固的架式或墻式栽培。為了提高產品瓜瓜形、色澤的美感,減少腐爛,提高成熟,提倡進行設施栽培。 1. 播種育苗 杭州地區設施保護地春栽于1月中下旬播種,秋植于7月中下旬播種。由于種皮厚,不易吸水,播種前小葫蘆種子用30℃溫水浸3~4h,長柄葫蘆、鶴首葫蘆的種子用30℃溫水浸7~8h,讓種子充分吸水,然后催芽。早春溫度低,應進行電熱線加溫,并在苗床上搭小拱棚保溫育苗,秋季需蓋遮陽網降溫育苗,一般播種后3~5天即可出苗,兩片子葉展開時即可定苗,做好苗期防寒或降溫工作。苗期注意控水控溫,防止幼苗徒長。 2. 整地施肥 種植前對保護地土壤進行深耕細耙,并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每667m2施用優質有機肥2000kg左右、復合肥20 kg、鈣鎂磷肥20kg,并將肥、土混勻,然后作畦,畦寬1.5m,高30cm,畦溝寬40~50cm。若有條件,最好采用基質栽培,即槽培或袋培。基質栽培是利用紅磚砌成簡易栽培槽或采用專用泡沫槽,槽底部鋪有薄膜,把槽內基質與土壤隔開,槽寬75cm,厚20cm。栽培基質可用客土、煤渣、蔗渣、鋸末屑、珍珠巖、泥炭等按一定比例組成混合基質,如8份客土加2份腐熟豬糞再加1份礱糠灰或6份蔗渣加4份煤渣(體積比)等。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 定植 幼苗4~6片葉時定植,每畦種植兩行,株距40~50cm,定植后鋪好滴灌帶,并滴適量的定根水。采用槽培或袋培,基質用7份泥炭加3份珍珠巖或4份無病菌生土加1份礱糠灰,每1m3加20kg消毒的雞糞或30kg腐熟的豬糞、1kg復合肥混勻。 4. 田間管理 觀賞葫蘆生長期長,要施足基肥。在栽培上可壓蔓促進產生不定根,使養分和水分更好地被吸收。平棚栽培棚高2~2.5m,要留足空間,供植株生長,一般每株小葫蘆需棚架面積約1m2,每株長柄葫蘆、鶴首葫蘆需棚架面積約3m2。結合地膜覆蓋或溫室種植,可提早定植,提早坐果。植株要及時打頂,在主蔓50cm左右時摘心,促使子蔓抽生,留第1或第2側枝,子蔓長25cm時再摘心。促使孫蔓抽生結果,孫蔓摘心以后任其生長。小葫蘆除施足基肥外,生長期需注意追肥,要薄施勤施。長柄葫蘆、鶴首葫蘆生長旺盛,前期要嚴格控制營養生長。為提高座果率,花期可在傍晚進行人工授粉,結果后要持續供肥。 5. 病害防治 觀賞葫蘆抗性強,病蟲害少,但要注意防治白粉病和螨類。白粉病初發生時,選用25%粉銹寧1000倍液、50%硫磺15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交替使用,連續使用3次。螨類化學防治可用72%克螨特1000~1500倍液等防治。 |
上一篇:杏樹的種植技術 下一篇:中華金葉榆栽培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