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原產于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栽培歷史悠久,種質資源豐富。現在的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金桔果實形美色艷,有喜慶、吉祥之意,是食用兼觀賞的多用果樹。近年來,種植金桔的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大大激發了農民朋友的種植積極性。金桔在我國的柑桔產區均能栽培,其中栽培面積較大的省、自治區有浙江、廣西、江西、福建等省份。
今天我們就來到了有著“金桔之鄉”美譽的廣西省融安縣,在這向您介紹金桔的大田栽培技術,首先來看一下金桔的生物學特征。
一、生物學特征
1、 植物學特征
金桔又稱金柑、夏桔、金棗、壽星柑,柑桔類水果之一,金桔皮色金黃、皮薄肉嫩,洗凈后可連皮帶肉一起吃下,內含維生素、胡蘿卜素、果膠等多種營養元素,金桔還具有化痰止咳,理氣解郁等藥理作用。
金桔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成年果樹高1.5—3米。葉片披針形或矩圓形,表面深綠色,長5-9厘米,寬2-3厘米,邊緣具有不明顯的細齒。一年里可多次開花結果,花期集中在4至9月份,花白色,雌雄同花,有芳香氣味。果期成熟期在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果實金黃色,圓形或卵形,果皮平滑,表面有腺點。
2、 生長習性
金桔適宜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長,屬于常綠果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金桔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25至30攝氏度。喜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微酸性砂質土壤。
金桔的繁殖方式是種子繁殖和嫁接繁殖。金桔進行種子繁殖后,后代多變異,品種易退化,結果晚,種植中一般不采用。實際工作中多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嫁接就會用到砧木,我們就先看看砧木是如何繁育的。
二、砧木的繁育
1、 種源
金桔的砧木多以枸桔為主,枸桔也稱酸桔,為蕓香科植物。枸桔培養的砧木具有樹勢矮化、抗寒、抗病以及早結果等優點。每年的10月份,枸桔的果實即可成熟了,用小刀將果實從中部切開,把種子取出,對種子反復清洗,做到種子之間互不黏連。然后使用沙土、木屑以及水按照2:2:1的比例攪拌均勻,作為基質土。再將種子撒到基質土上,然后覆蓋一層基質土,對進行種子的埋藏。種子埋藏后,把容器放到陰涼通風處等待播種。在每年的4月上旬我們就能夠進行播種了。
2、 育苗地的準備
育苗地應選擇平坦,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的土地,土壤pH值為5.5至6.5的砂壤土為好。接下來做成寬120厘米,高20厘米的苗床,相鄰苗床的間距為30厘米。在播種前,可以在苗床表面均勻施撒一層復合肥,復合肥的使用量為每畝10千克,把土壤與復合肥混合,用來增強土壤的肥力。接下來縱向開出壟溝,壟溝深約10厘米,寬10厘米,壟間距為20厘米,就可播種育苗了。
3、 播種育苗
播種時,每畝種子使用量30千克,進行點播。播種完成后,在種子上面覆蓋一層5厘米的土,-最后在苗床上澆遍透水,為促進種子的萌發,最好在苗床上面建小拱棚,在播種后10天左右,種子就能長出地面2厘米左右,當溫度超過35攝氏度時,應打開拱棚進行通風。35天左右的時候,砧木苗便可長到15厘米以上,此時便進入了苗期管理階段。
4、 苗期管理
定苗
當生長45天左右的時候,砧木苗的真葉便可長出6-8片,此時我們要進行定苗,按照7-10厘米的株距進行定苗。再生長30天,砧木苗就可長到40厘米以上,此時應加強管理工作。
鋤草
砧木苗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進行鋤草,看到地里有雜草,我們就要進行除草。
水分管理
這一時期的砧木苗要經常澆水,一般每周澆一次水,如遇連雨天,可不進行澆水。
施肥
為保證砧木苗的生長需要,從6月份就應當開始追肥了,化肥使用尿素,每畝用量在15公斤左右,撒播時要均勻,為了避免燒葉,使用工具將化肥打落到地上,施肥后要澆一次水,以促使尿素的溶解,更有利于小苗的吸收。每2個月追施一次,連續2-3次。
病蟲害防治
苗期的砧木,病蟲害較少,最主要的蟲害是飛虱。飛虱會吸取砧木葉片的養分,抑制砧木苗的生長。每年的發病時間是7、8月份,用樂果4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每隔為2天噴施一次,連噴3次,即可防治。
當砧木苗生長一年后,小苗主干直徑達到1厘米左右時,就可以進行嫁接了。下面,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它的嫁接方法。
三、嫁接
1、 接穗的采集
嫁接時間一般選擇在4、5月份,第一步要選取果實品質優良、高產穩產、生長健壯,且無病蟲害的金桔樹為采穗母本樹。在樹冠外圍中上部剪取生長充實,芽眼飽滿的枝條。為防止接穗本身水分的流失,采好接穗后需立即剪除葉片及頂端部分,留下枝干。將接穗捆綁好,埋在溫度40%左右的細沙中,蓋上塑料膜,存放置陰涼處,接穗的有效使用時間3-4天。使用的時候從細沙中把接穗拿出來,在清水中沖洗干凈就可以了。
2、 嫁接方法
接穗上隆起的部分是芽苞,嫁接前我們要從芽苞處削取芽片。首先從接穗上選好要削取的芽苞,從芽苞的下方1厘米處與接穗成15度角切削一刀,切削至芽的上方1厘米處停止;然后在芽的上方0.5厘米左右處縱向切上1刀,取下的部分就是芽片了。削下的芽片切面應平滑整齊,長度為2厘米左右。
嫁接時,在砧木離地面7至10厘米處選擇平滑部位,用芽接刀橫向劃一刀,注意力道,以割破樹皮為宜,切口寬度要比芽片的寬度稍大一些,接下來在橫弧中央處往下垂直劃一刀,長度應為2至2.5厘米,可見到一個呈T形的切口,用刀尖在縱橫切口交叉處小心挑開樹皮,將芽片由上而下插入T形切口內,芽片應完全插入,將芽片上端與砧木橫切口緊密相接,并用塑料薄膜從下往上捆扎,捆扎時露出芽苞,捆扎的力道不可太大,以免影響芽苞的生長。
3、 嫁接后管理
解除縛扎
嫁接后30天左右,嫁接的砧木苗就可成活了。當新梢可見到木質化的基部時,應當解除塑料薄膜捆扎,使用小刀從上向下劃開,注意力度,不要劃傷樹身,然后取下薄膜。
剪苗
大約再經過20天,新梢基部就可完全木質化時,在嫁接的上方3厘米處用剪刀剪斷砧木苗,以便促進新梢的生長。
定干
再經過30-40天的時間,接穗已經萌發數條新梢時,應培養主干,選留1個健壯直立的培養成主干,余下的全部剪除。以后的時間,砧木苗上生長的萌芽,應隨見隨除。在嫁接苗生長到35厘米以上,苗高40-45厘米時,應進行摘心,摘心是指將砧木苗的中心枝的頂端,人為的掐斷,這樣能促進生長和分枝的萌發。等到分枝萌發后,選留3個生長方位較好的新梢,培養成主枝。
水分管理:
這一時期的砧木苗需水量和養分的需求都比較大,應每周澆水一次,每次澆水量要大些,應入土10厘米以上。
施肥
為保證嫁接苗的生長需要,每周應淋濕濃度為0.3%至0.5%的復合肥一次,每畝使用量5千克左右,使用量不要過大,以免燒苗。每個月還應追施尿素一次,每畝用量15千克,施肥后,最好再澆一遍透水。
9、10月份,小苗便可長到60厘米以上了,即可進行定植了。
四、移栽定植
選用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沙壤土作為移栽地。在翻好的地上施加農家肥作為基肥每畝2000-2500千克 ,并混拌均勻。
起苗
每年9、10月份或者翌年的2、3月份,就可起苗移栽了。砧木苗出圃前要灌一次透水,可方便起苗。苗需抹除幼嫩的新芽,剪除基部多余的分枝,并剪去過長的須根。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移栽定植后的成活率。
定植
首先在移栽地內,按株距100厘米,行距200厘米,進行定點,在定點處挖一個深40厘米,直徑60厘米的鍋底型穴,向穴內撒施濃度50%的糞水40升,并用土蓋嚴,然后在上面挖出深20厘米,直徑30厘米的定植穴。挖好后,將砧木苗放入種植穴中,根部一定要舒展開,用手扶正,向穴內填土,并用腳踏實。在向上提拉一下,力度要適中,完成后再從上覆一層土就可以了。定植后的苗,嫁接點應露出地面5厘米以上。砧木苗定植后,要澆定根水,一定要澆透,以保證砧木苗的成活率。
移栽15天后,砧木苗就可成活了。應及時補苗,補苗的方法與移栽時一樣。等到砧木苗全部成活后,便進入幼年樹的管理了。
五、金桔幼樹期的管理
金桔幼樹期是指定植后到第一次開花結果期前,一般為2年。為了充分利用土地,此時期的金桔可進行間作,間作物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為宜。這個時期的管理目標是培養合理的樹形結構,積累樹體營養,為進入結果投產期做好物質準備。要達到以上的目標,主要是通過土肥水的管理來實現的。
1、 中耕除草
每年可視情況,不定期的進行中耕除草多次,除草時,以淺耕為主,深度為10厘米左右,要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
2、 水分管理
金桔在這一時期還不是很耐旱,加之本身還處于生長發育期,需水量還是比較大的,一般每周灌水一次,在每天的早上或傍晚進行灌水,澆水量就要多些,每次要澆透。如果雨水充足,可不進行澆水,并注意排水防澇。
3、 追肥
在第一年的5-10月份,可根據金桔的生長狀況,每年進行追肥2次,在距離樹體30-40處施肥,肥料可選擇0.2千克鈣鎂磷復合肥和0.3千克的有機肥,施肥后,覆蓋一層10厘米的土。追肥完成后,最好灌一次透水,這樣可促進化肥的吸收。下次施肥時應轉換方位,最好是以樹為參照物,在上次施肥區域的對面。在兩次追肥的間歇期,進行葉面噴肥,可噴施金桔專用葉面肥,按1:500的比例兌水后,對葉片均勻噴霧,可及時補充樹體所缺乏的營養,第二年追肥量應在第一年基礎上多施30%。
4、 疏梢
疏梢是金桔在幼樹期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金桔在每年的春夏秋對都會萌發新的枝條,如果不進行疏梢處理,會導致枝條的瘋長,會浪費很多的營養。在春、夏、秋的新梢生長期,當新梢長到25至30厘米時都要疏梢,從新梢的基部向上留8至12片葉子,以上部分全部剪掉。每個末級梢端一般能抽生3至5條新梢,必須疏去畸形梢和弱梢,保留2至3條健壯新梢。
5、 病蟲害防治
幼樹期主要病害有炭疽(ju,一聲)病,我們每隔10天左右,噴施一次波爾多液200倍液。主要蟲害有蚜蟲,5-8月份,每周用馬拉硫磺1000至1500倍液,噴霧即可防治。
經過兩年左右的時間將很快迎來金桔的第一次開花結果,這時便進入了結果期的管理了。
六、結果期的管理
金桔具有1年多次開花,多次結果的習性,沒有明顯的大小年現象,一般花量都比較大,但往往坐果率不是很高,促花保果是這一時期最主要的任務。
1、 除草
要經常對果樹根部進行除草,操作時,避免傷及樹干。其余地方的可使用工具去除,去除后的草我們可環形放置到樹根部,當作綠肥使用。
2、 水分管理
成年果樹比較耐旱,每月澆水一次即可。平時為了果樹不間斷、均勻的提供水份,要用到吸水劑,吸水劑是一種能根據周圍水分變化調節土壤濕度的一種粉劑。按照1:20的比例兌水,攪拌成粘稠狀。在兩棵果樹的中間挖一個直徑在15至20厘米左右,深度為30厘米的坑,倒入吸水劑。再把稻草對折塞入坑中,稻草要在地表露出15至20厘米,當吸水劑周圍土壤的含水量高于自己時,通過外界的氣壓它就會吸水,反之就放水。這樣就可很好的保持土壤的濕度了。
3、 追肥
每年的3月下旬要進行追肥一次,在距離果樹60厘米的地方,用鋤頭開長60厘米,寬30厘米,深30厘米的條形溝,在溝內施有機肥5千克,并用土蓋嚴。
在4月中旬的第一次開花期,7月中上旬主要坐果期,這兩個時期對養分的需求比較大,對各種微量元素需求也比較多,每棵樹應追施復合肥1.5千克,即可滿足需要,具體施肥方法與施有機肥方法相同 。
4、 留花疏果
在金桔的開花期,要去除弱花、病花等發育不良的花,以提高坐果率。如果第一次開花后,坐果率較低,可在第二、第三次開花時在留取一定量的花。如已達到預期產量,花、果全部抹除;幼果坐穩后,應疏除過多的幼果,以提高果實質量。
5、 結果樹的修剪
果樹大概每年要抽梢5-6次,在每次抽梢后,為防止新梢的瘋長,要進行疏梢,每次疏梢要將新梢向下的20-30厘米左右剪掉。
每年的夏季和冬季要對金桔樹進行修剪,冬季剪除病蟲枝、枯枝、纖細枝及密集的交叉枝等。
6、 病蟲害防治
金桔的病害很少,蟲害主要是紅蜘蛛和椿象,可用殺螨劑1500倍液來防治紅蜘蛛,用敵百蟲2000倍液來防治椿象。
七、采收
每年的10月份上中旬用竹、木等材料做支架,顏行向雙行用塑料膜覆蓋樹冠,四周用繩子固定。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這一時期正是果實外皮的著色期,有利于果實的著色。提高果實的品質,還可防止爛果和落果等。第二可根據果實的成熟度及市場行情分批分期采收,采收時間可延長到第二年的2、3月份,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采收時,晴天摘果為最好,將外表呈金黃色的金桔摘下就可以了。成熟的果實要輕摘、輕放、輕運,以免撞傷。
八、老樹更新
金桔從開始結果,三年后進入盛果期,一般維持三十年左右,結果量逐年減少,這時應該培育新的果樹。
觀眾朋友們,到這里,金桔的種植技術就像您介紹完了。
近幾年來,金桔本身具有的品種優勢和季節優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金桔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不斷提高。您是不是對金桔的種植有了興趣,也想嘗試著種種,那您還等什么呢?它一定會為您帶來豐厚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