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萬年青水培養護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3 |
一、水培材料的取得方法 1、洗根法: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最佳時間為春秋兩季,因此時溫度適宜,廣東萬年青生長比較旺盛,盆栽植株洗根后容易適應水培條件,具體操作為 苗木網,m.cqhuayin.com ①選擇長勢健壯,土壤栽培(或其他基質栽培)已成形具觀賞價值的廣東萬年青。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②將植株從盆中脫出剔除根際泥土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③在水中沖洗干凈泥土,剪除部分老根,為防止水培初期根系腐爛,促進新根生成可用0.5%的高錳酸鉀浸泡消毒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④把處理好的廣東萬年青植株放入準備好的容器中,注入沒過2/3~1/2根系的自來水,培養新根。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2、水插法: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因深秋及早春達不到生根要求的溫度,夏季高溫季節插穗易受微生物浸染而腐爛,當然,在有加、降溫條件的情況下,廣東萬年青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水插。水插時取粗壯枝,保留莖節上的氣生根,截成10cm左右的小段,剪口用高錳酸鉀消毒(可蘸生根粉)晾干傷口流出的汁液后,插入素沙或水中,在25℃左右保持較高空氣濕度,20天即可生根發芽形成一株適宜水培的植株材料。水插愈合生根時期呼吸比較旺盛,必須有充足的氧氣供應,因此水插剛開始時要勤換水,以保持水質的清潔和滿足插穗對氧氣的需要,換水要將插穗與器皿用凈水沖洗干凈,特別要加強剪口處的沖洗,待生根后即可轉入正常水培養護。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分株法:分株通常在春季開始生長時進行,春季分株減少對植株的損傷,并使分出的植株能較快地恢復正常的生長。廣東萬年青分株時先把植株從盆中脫出,抖掉大部分盆土,把盤結的根系理順,讓分蘗苗與根系露出,然后根據需要大小從母株莖部用利刀分割成數叢,傷口消毒(涂草木灰或硫磺)清洗后進行水培養護。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二、水培養護要點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1、換水 : 廣東萬年青在水中生長要不斷地消耗水中的氧氣。隨著花卉生長水中氧氣逐漸減少,當減少到一定量時就會對花卉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水培花卉能否成功,最關鍵的措施是換水。由于水中的含氧量與氣溫的高低呈反比例(即氣溫與水溫越高,水中的含氧量越低;氣溫與水溫越低,則水中含氧量越高)加上廣東萬年青不同時間對氧氣的需求不同,換水間隔視季節而不同;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春秋季萬年青生長比較旺盛,需要消耗較多的氧氣,但水中的含氧量也較多,因此7~10天換一次水;冬季植株生長處于休眠或十分緩慢的狀態,消耗的氧氣少,而水中卻含有充足的氧氣,所以換歲間隔長寫,一般15天左右換一次水;夏季高溫時,廣東萬年青呼吸作用強烈,需消耗大量的氧氣而同時水中的含氧量卻很少,加上高溫時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容易使水質變劣,為了保證廣東萬年青的正常生長,必須加強換水,一般4~5天即需換水一次。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水培廣東萬年青的用水要求無污染、微酸性,若用自來水,則需提前接好,在空氣中放置一天以上以充分溶解氧和放出氯氣。換水時應洗凈根部的黏液并剪除爛根和焦葉。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施肥:自來水的養料對水培萬年青的健康生長是不足的,水養萬年青選用專用觀葉植物配方營養液,按說明書上的要求施用,生長旺盛的春秋季節,添加營養液次數多些,夏天高溫,冬天低溫生長緩慢或停頓時,施用次數減少。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固體基質栽培時,營養液不要加入太多,以淹沒容器內根系1/3~1/2為宜,平日補水保持水位。切忌把化肥如尿素直接施入水養容器中,由于尿素是人工合成的有機肥料,水培植株不但不能從尿素中直接吸收所需養分,而且會使一些有害的細菌或其他微生物從尿素中得到有效的碳源,而快速繁殖,引起污染,而且尿素還會導致氨氣中毒或氨離子過剩危害。使水養廣東萬年青中毒。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通風:水中的含氧量是水培萬年青的生長優劣重要因素,而水中的含氧量又與室內人員的活動及通風條件有關。在居室通風不良而人員活動頻繁時水中的含氧量減少得快,從而影響廣東萬年青的生長,特別在高溫期間更為明顯,因此對于置有水培萬年青的居室,平時應多打開門窗通風,以調節室溫和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病蟲害防治:水培廣東萬年青病蟲害極少發生,夏季要避免強光直射,以防日燒病,冬季應避免光照不足,以防出現黃葉。水培廣東萬年青稀有發生炭疽病,導致軟腐干裂,發病時可用65%代森鋅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防治。 |
上一篇:金葉女貞繁殖方法 下一篇:紅楓的培育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