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豐產林培育技術措施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3 |
一、毛竹的生物學特性 毛竹屬于禾本科剛竹屬植物,它是由地下部分的鞭、根、芽和地上部分的稈、枝、葉組成的有機體。毛竹生長發育主要依靠兩個循環系統,一是由地下鞭根吸收水分、養分,由下往上供給地上部分生長,二是地上枝葉進行光合作用,生產有機物質由上往下輸導,儲藏在竹鞭進行孕筍養竹,這兩個循環是同步進行的。 竹鞭具有強大的分生繁殖能力,竹鞭一般分布在土壤上層15-40厘米的范圍,每節有一個側芽,可以發育成筍或發育成新的竹鞭。壯齡竹鞭上的部分肥壯側芽在每年夏末秋初開始萌動分化為筍芽,到初冬筍體肥大,筍殼呈黃色,被有絨毛,稱冬筍。冬季低溫時期,竹筍在土內處于休眠狀態,到了第二年春季溫度回升時,又繼續生長出土,稱為春筍(即春筍是冬筍發育成的)。春筍中一些生長健壯的,經40--50天的生長后,竹桿上部開始抽枝展葉而成為新竹。 新竹在第二年春全株換葉一次,以后每二年換葉一次,每換葉一次稱為一“度”。一度就是一個周期(二年),包含大年和小年。小年換葉長鞭,換葉后進入大年,大年孕筍長竹。新竹經過2-5年生理代謝,抽鞭發筍能力增強、竹稈材質處于增進期的壯齡竹階段;經過6-8年的生長,竹稈材質生長達到強度穩定的中齡竹階段。 二、毛竹豐產林的結構特征和指標 苗木網,m.cqhuayin.com 1、毛竹豐產林的結構特征 毛竹豐產林的結構特征,要求達到“密、大、齊、高、低、勻”六個字。即竹林立竹要密;竹林平均眉圍(胸徑)要大;竹林中竹子的大小要整齊;竹林葉面積指數要高, (葉面積指數是指竹林中的竹葉總面積與其林地面積的比值);竹林平均年齡要低;竹林中竹子分布要均勻。 〔由于我縣大部份竹農經營毛竹粗放,無撫育施肥的習慣。在經營管理上違背了毛竹的生長規律,竹農只求眼前利益,采取“撥大毛”的方法,砍大竹,留小老竹,只砍不管,管而不精,無節制、無季節、無規律的采伐,導致毛竹林衰敗,地力衰退,結構破壞,產量下降,經營狀況日趨西下,形成惡性循環的狀態。〕 2、豐產竹林達到的指標: ①平均胸徑達10cm以上(1尺以上) ②毛竹豐產林立竹數達到230一250株。 ③毛竹豐產林立竹度要求達到結構合理: 1-2齡(1度)立竹度株數為30%。 3-4齡(2度)立竹度株數為30%。 5-6齡(3度)立竹度株數為30%。 7齡以上(4度)立竹度株數為10%。 3、培育毛竹豐產林的技術措施 培育豐產竹林目的,主要是提高毛竹的立竹數、培育大徑竹,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和產值(由量擴張向質的提高)。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①劈山清雜:在 8-10月份劈除林內的叢生雜草、砍除林內的雜灌、藤本,間伐或除去部分影響竹林生長的闊葉喬木的枝條。改善林內衛生狀況,增加綠肥。在劈山撫育時,要均勻保留伴生樹種每畝約15株,如楓香、杉、雜等喬木等,有利于竹林生長和有利于增強竹林抗災害能力,逐步形成竹闊混交林。 ②適度疏伐:留足1—5年生竹,疏伐時應按去小留大、去劣留強、間密留疏原則,適度間伐一些細、倒、病竹,以促進竹林生長。 ③竹林施肥:竹林的合理施肥有顯著的增產效果,是重要的土壤管理措施。施肥的種類、數量根據竹林結構狀況、土壤養分含量、竹林經營目的和產量水平不同而異。施肥要施氮、磷、鉀全肥,以施有機肥為佳。如施化肥,應以氮、磷肥為主,氮磷比為7:3,每畝施用高氮復合肥40-50kg,鉀肥視情況適量施用。根據毛竹秋季孕筍、春季發筍長竹、夏季行鞭的三個重要階段。如餅肥等有機肥宜在夏季竹鞭生長前施;秋季孕筍應施氮、磷為主的化肥;春季竹筍出土生長前施速效性氮肥,以保障竹林良好生產和豐產。最低限度應保證8-10月施足秋季孕筍肥或新竹長成后的夏季5-7月施長鞭肥,施肥方法,可結合劈山撫育進行施肥。 竹林施肥主要有四種方法: 第一種是25度以上坡度地勢比較陡的竹林,采用林內開溝埋肥,即按間距1.5-2米開水平環形條溝、溝深15--20㎝,1米長溝內投肥約0.25公斤高氮復合肥,投肥后及時復土,每畝施用高氮復合肥40-50公斤。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第二種是25度以下坡度地勢比較平緩的毛竹林,可采用全墾施肥,即先把肥料撒施在竹林內,后全面進行墾復翻土,深15--20公分左右。 第三種是竹蔸施肥:即將前一年冬天采伐的竹蔸,用鋼釬將竹隔打通,將化肥施入竹蔸中,然后蓋上土。 第四種是穴施:在距竹株40-50cm挖半月形溝,逐株施肥蓋土;也可在竹林中均勻挖穴后將肥料施入穴中。 ④定量留筍養竹筍。留筍養竹是調整竹林結構的一項重要措施。留竹要留盛期筍即清明前后(3月25日-4月10日)10-15天內出土的壯筍、空膛(檔)筍(林空中生長的竹筍)、林緣筍(竹林邊緣生長的竹筍)、留大筍、留壯筍。花年(大小年不明顯的年份)竹林每畝健壯大筍30-40株。大年每畝留筍40—50株,出筍小年則注重選留大徑級竹筍達到每畝年均選留春筍30—40株,以保證竹林新竹的增長量。 ⑤護筍。強化冬筍、春筍的保護,特別加強春筍出筍期間從春分至谷雨后10天約40天的管護期,確保留養的筍竹數。 ⑥號竹。號竹的目的主要是建立毛竹生長年度檔案,為合理采伐毛竹打好基礎。每年6月底新竹長成后,應用紅漆或專用油筆或用鐵釘直接在1.3米左右的竹桿上按年度數字進行號竹。如2008年春生長的新竹寫上“8”。 號字方向統一朝山下,便于觀察,每年要進行一次號字,形成習慣。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⑦合理采伐 合理采伐是調整和保持竹林良好結構的重要手段。合理采伐要掌握好采伐年齡、采伐數量、采伐季節和采伐方法, 1、采伐季節。采伐一般在秋冬季毛竹休眠期進行, 嚴禁在竹子生長季節采伐毛竹,以避免傷流。大小年分明的竹林一般是2年采伐1次。秋分時進行采伐到第二年立春前結束,即9月下旬至次年2月進行采伐;花年(大小年不明顯的)竹林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立冬-大寒)進行采伐。但只要在竹林中采伐些竹葉發暗或發黃即將落葉的竹林,因為這些竹林已在春季發筍成竹后進入小年, 對竹林生長影響不大, 而葉色正濃的竹株來年發筍不宜采伐。 2、采伐原則。采伐嚴格掌握“三砍三留”的原則,即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優的原則,不砍邊緣竹、不砍空膛(檔)竹。采伐年齡可根據經營目的、竹材利用和竹林可持續經營等方面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凡未達到立竹密度要求的竹林,除采伐病、小、老竹以外,其它的竹不能采伐;已達到立竹密度要求的竹林,大年每畝采伐40-50根,小年每畝采伐20-30根。 3、采伐方法。采用齊地伐竹采伐,伐后竹蔸打洞,促其腐爛。為保證竹林合理采伐,以號竹年限為基準,原則上堅持砍六留五(即砍6年以上竹,留5年以下竹)。今后砍伐毛竹,堅持按砍樹的程序進行申報,審批、監管。 |
上一篇:凌霄的栽培及病害防治 下一篇: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