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菜一糧”接茬高效種植模式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3 |
為提高復種指數,豐富群眾的“菜籃子”,采取甘藍—西瓜—白菜—小麥接茬種植形式,實現菜糧瓜豐收。此項技術連續幾年在望樹鎮梁莊村獲得了巨大成功。其主要技術要點如下。 一、農時安排 1.甘藍 在1月上旬(元旦前后)溫室或陽畦育苗,3月上旬定植,4月下旬收獲上市。 2.西瓜 4月10日左右與甘藍收獲前,催芽套種在甘藍地。7月上旬上市,7月中下旬拉秧。 3.白菜 西瓜拉秧后,立即直播生育期為50~60天的早熟白菜品種,9月20日前后收獲。 4.小麥 白菜收獲后,緊接著平播冬小麥。 二、種植形式及密度 采取2.5米一種植帶,每一年種植帶留出1米寬的西瓜栽培行,其余1.5米種植4行甘藍。株距35厘米,行距30厘米,密度3500株/667平方米。4行甘藍用2米長的竹片插架蓋膜,棚膜寬2米,厚0.08毫米。西瓜采用小高壟種植,小高壟兩側留出澆水溝,壟高8~10厘米,壟面寬70~80厘米。壟上種兩行西瓜,小行距30~40厘米。密度隨品種而定,一般800~1200株/667平方米。白菜等西瓜拉秧后,造墑直播(因正值高溫多雨季節,不宜育苗移栽),株行距40厘米,密度4000株/667平方米。秋分后及時收獲白菜,平播冬小麥。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三、栽培措施 1.品種選擇 甘藍選用早熟豐產的中甘11、8398等品種;西瓜選用西農8號、新紅寶、鄭雜5號等中早熟品種;白菜選用50~60天的早熟品種,如小雜56,魯白50、55等。 2.培育壯苗 甘藍在溫室或陽畦內育苗,育苗面積每667平方米需15平方米。陽畦內育苗需鋪地熱線,白天斷電,蓋苫前通電2小時,第二天揭苫后通電達到所需溫度。始終保持地溫20~25℃。營養土的配置:70%的肥田土,30%的有機肥,每立方米加二銨1千克,混合后過篩。播種:甘藍在播種前造墑,待水滲后分2~3次撒干籽,然后蓋土1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用種量0.1千克。播種后扣膜,夜間放苫。出苗后地熱線停用。為防高腳苗,定植前注意煉苗。3葉1心至4葉1心,白天溫度控制在20℃以下,并噴滅菌藥1次。5厘米見方疏苗,為帶臺定植作準備。西瓜在4月10日前催芽套播在大田內,播后蓋地膜。或在甘藍騰出的陽畦內育苗。用種量0.2千克。 3.定植及管理 (1)定植前的準備 施肥 667平方米施有機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50~70千克(或二銨25千克),腐熟餅肥150~200千克。將肥料混合均勻后,1/3撒施,2/3溝施。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整地作畦 定植前15天,造足墑,深耕20~30厘米,耙地2~3遍,達到上暄下實。然后按施肥要求,在定植前7天作畦覆膜,待定植。 (2)定植后的管理 甘藍 ①溫度管理。定植后,加蓋小拱棚。植后10~15天,緩苗前不放風,緩苗后放風口由小到大。白天溫度控制在20℃以下,夜間5℃以上。4月上旬可去掉小拱棚,此時西瓜已定植在田內,把撇下的甘藍小拱棚再扣在西瓜上;②肥水管理。穴澆定植水,切勿大水漫灌,緩苗后再澆透水;在團棵結球時667平方米施尿素10~20千克。4月下旬~5月上旬收獲上市;③病蟲害防治。甘藍早春一般發生病蟲較輕,如發生霜霉病,可用疫霜靈或70%的代森錳鋅500倍液噴霧。防治菜青蟲,用1000倍BT乳劑噴治。注意用藥要交替進行。 西瓜 ①溫度管理。定植至緩苗前不放風,以增溫促緩苗,緩苗后放風由小到大。白天溫度保持25~30℃,夜間15℃左右;②肥水管理。全生育期追肥2次。第一次在團棵期,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7.5千克;第二次在50%的瓜長到雞蛋大小時,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5~10千克。花期不澆水,防止落花落果,結瓜定個后連澆2水,成熟前5~7天停止澆水。西瓜膨大期噴增甜劑;③整枝。采取雙蔓整枝,主蔓及主蔓上5~7節上的壯芽留子蔓,每株1瓜;④防治病害。西瓜易得炭疽病、角斑病等,每隔7天交替噴7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大生M~45。 苗木網,999miaomu.com 白菜 ①田間管理。白菜出苗后及時間苗、定苗、中耕鋤劃;②肥水管理。團棵期、蓮座期及結球期加強肥水管理,切忌大水漫灌,以防軟腐病的發生。在蓮座中期,用0.5%~1%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葉面噴肥,每隔7天1次,連噴3次。這樣可以提高葉球的凈重,增加產量。③病蟲防治。菜青蟲、棉鈴蟲用BT乳劑800倍液,或百樹得1000~1500倍液噴霧。霜霉病用58%的甲霜靈錳鋅500倍液、普力克600倍液、克露600倍液葉面噴霧;軟腐病團棵期用DT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用農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淋莖灌根;病毒病用菌毒清300倍+奶粉200倍+高錳酸鉀1000倍液,葉面噴霧。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病害知識-夾竹桃叢枝病 下一篇:珍珠梅的栽培管理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