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拱棚豇豆管理要點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4 |
編者按:近日,望都縣新街村的菜農王花亭打電話說,她于今年3月29日播種了30畝地的美國無架豇豆,但自己缺乏管理技術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希望得到有關專家的指點。為此,本報特邀請了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的蔬菜專家戴素英研究員撰寫了下文,希望對王花亭及種植豇豆的所有讀者有所幫助。 無架豇豆又叫矮生虹豆,采用小拱棚覆蓋栽培,可早熟早上市,經濟效益好。自前生產上應用的品種主要有美國無架豇、美國黑等品種。 雙膜覆蓋 播種前洇地造墑,施足有機肥和磷鉀肥,整地做畦,做成小高畦覆蓋地膜,每個高畦播種兩行,行株距60厘米×25厘米。挖穴點播,穴深3~4厘米,每畝4000穴左右。不浸種干籽直播(浸種遇低溫易爛籽),每穴播種3~4粒種子。播種后架竹竿扣棚覆膜,出苗期適宜溫度為25℃~30℃,將薄膜四周封嚴以提高地溫,促進出苗,一般10天左右出苗。 出苗后管理 出苗后的管理是獲得小拱棚覆蓋栽培成功的關鍵。 溫度:苗出齊后應視天氣情況放風,降低棚內溫度。苗期棚內適宜溫度白天20℃~25℃、夜溫15℃~20℃。白天溫度超過30℃可從棚的兩側掀開棚膜,開小口放風。每天下午溫度低于30℃時關閉放風口。隨著天氣變暖,晴天棚內溫度高時,可從棚的兩側加大放風口,逐漸加大放風量防止幼苗徒長。適當放風不僅可調節溫度,還可降低棚內濕度,減少苗期病害發生。一般五一節后根據天氣情況,可撤掉塑料膜、拆除小拱棚,撤棚后及時中耕除草。 苗木網,m.cqhuayin.com 水肥:苗期一般不澆水,底墑不足時可于開花前澆一水。待有大部分植株掛小莢時開始澆水,并畝追速效肥10公斤。結莢期保持地皮見濕見干,視天氣情況一般5~6天澆一次水,可在每次采收后澆水,一次清水一次肥,每次追尿素10~15公斤,也可隨水澆施糞稀,或噴灑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肥。進入雨季要注意排水。 收獲:要及時采收嫩莢,注意采收時不要碰傷結莢枝,以保護小花蕾繼續開花結莢。 病蟲害防治 豇豆主要有銹病、煙煤病、枯萎病。豇豆銹病是毀滅性病害,可用粉銹寧、百菌清、托布津、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灑,交替用藥防治。豇豆煙煤病自豇豆出現真葉后就開始發生,收獲前發病最重,主要危害葉片,引起落葉,高溫高濕易發病,熱雨多病重。防治上要避免播種過密,以利田間通風透光;及時清除田間染病落葉,減少再傳染菌源;發病初期采用藥劑噴霧,藥劑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多菌靈膠懸劑800倍液等。枯萎病可用枯萎立克噴霧防治。如發生根腐病,應及早用800倍敵克松灌根。蟲害主要有豆莢螟、銀紋葉蛾、蚜蟲等,可用Bt、吡蟲啉防治。(省農科院經作所)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水稻地膜覆蓋旱作直播高產栽培技術 下一篇:金寶貝微生物助劑將為空中花園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