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開花五要訣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39 |
常有一些蘭友詢問,他購買或自采的蘭花,有的只開1次花,以后再不開了。有的連1次花也未開過,究竟是什么原因?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一是要了解蘭花開花的習性,二是須采取有效的促花措施。 蘭花開花的習性 眾所周知,開花結實是高等植物繁衍后代的一種普遍生理現象。在其生命中,一般都經歷生長、發育與衰老、死亡等階段。開花則是植株生長成熟進入發育階段的象征。從營養生長到生殖生長的過度,植株體內必將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蘭花即是這樣一種植物。蘭花開花與其內因和外因的條件密切相關。從內因講,蘭株要由營養生長過度到生殖生長階段,體內已積累儲藏了可供孕蕾開花所需的營養物質,具備了品種特性的開花條件。外因條件,是要創造適合蘭花開花的生態環境,光照、溫度、水分、肥料等都達到了開花要求。這就是說,蘭花進入生殖生長期后,養護管理措施應有別于營養生長階段,只有這樣才能分化花芽、孕蕾開花。 根據上述蘭花開花習性,有些蘭株所以不開花,其主要原因,一是3葉以下生長不充實的新株弱苗,二是生長時間短還不到成熟階段,三是營養生長過旺,四是株體營養積累少,五是遭受病蟲害嚴重,六是養護失當發生生理性病害。 促花的關鍵措施 培育壯株 這是蘭花開花的先決條件。一般地講,建蘭、墨蘭每株4葉以上,春蘭5葉以上,蕙蘭7葉以上的成熟健壯的大苗,大多數可以開花;且苗越健壯,花開越多越好;特別健壯的春蘭還可開雙花。為達到這一要求,一是不要輕易分株,即是分株每叢要有3苗以上的連體苗,以利多頭積累,營養互補,提高營養積累總量。二是晚秋初冬施2~3次磷鉀肥料,經過冬眠與春化,可發大苗壯苗。三是對弱小的苗盡早拔除,集中養分用于培育健壯蘭株。四是營養生長期多施氮肥,少施磷鉀肥,培育大苗壯株;生殖生長期多施磷鉀肥,促使花芽分化。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增加光照 “陰長葉,陽長花”,是古人養蘭的成功經驗,現代養蘭人探索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從幼苗開始即要有陽光照射,營養生長期每天應不少于6個小時的光照,盛夏初秋遮光以不灼傷蘭葉為度。自中秋前后花芽分化到開花之前,要盡可多接受光照。放在蘭室的蘭株,由于室內光線不足,應盡可能放在窗戶附近,接受陽光或散光;夜間和雨期用紫外線燈光補充光源。這樣可促進蘭株光合作用,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積累,促使蘭苗健康壯實,球莖膨大,花芽茁壯。 合理施肥 蘭花的迅速成長與育蕾開花,適時適量施肥是重要因素之一。蘭花生長分為營養生長期與生殖生長期兩個時段,不同的階段所需要的營養元素是不相同的。“氮”的作用是促進葉綠素和蛋白質的形成,使葉色加深,葉片增大,利于光合作用。“磷”的作用是使蘭株細胞分裂,促進蘭根發達與根部呼吸,增加營養吸收,利于花芽分化與開花!扳洝钡淖饔脜⑴c部分代謝過程,促進光合作用與磷鉀吸收,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據此,蘭株處在營養生長期,主要施氮素肥料,再施一定量的磷鉀肥;生殖生長期,只施磷鉀肥料。若只施氮肥,不施磷鉀肥,蘭株就會長期停留在營養生長期,無花可開。 除芽摘葉 時至春末夏初新發的葉芽即出土生長,母株經過光合作用與追施肥料,積累的養分除供給自身和幼芽生長外,剩余部分儲存鱗莖內,用以萌發二次葉芽和花芽。但二次葉芽多數屬于弱芽,徒耗養分,很難長成壯株。為促進花芽的分化與形成,可在新芽長至3厘米左右且能看清葉數后,宜除掉3~4片的弱芽,保留5片以上的壯芽。這樣母株體內的養分將重新分配,使得隱藏的花芽得以生長發育,很快破土而出。另一種情況,當年新芽雖已成長為大苗壯苗,但由于生長過旺,體內養分消耗殆盡,不易分化花芽?稍诨ㄑ糠只暗陌朐轮1月左右,摘去部分生長健壯的葉片,使營養生長期過度到生殖生長期,不久即冒出花芽。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調溫控水 溫度和水都是蘭株生長發育與育蕾開花的必備條件。但在不同生長期對它們又有不同的要求。蘭花適宜生長溫度為10~30℃,最佳溫度18~25℃, 25~30℃生長最迅速。超過30℃生長即受到抑制,不再進行光合作用;氣溫達到35℃以上,由于強光和高溫的雙重作用,植株消耗很大,甚至造成死亡的威脅。因此,在高溫時期必須采取遮光、噴水、增濕等措施,盡可能將溫度調至30℃以下,使蘭株得以健康生長,為育蕾開花積累更多的養分。在營養生長期由于葉片增多,鱗莖增大,植料水分以保持濕潤為宜。當新芽長至大株壯株,即應減少水量,控制水分,使其轉至生殖生長期,進行花芽分化,育蕾開花。如持續供給充足水分,它會繼續停留在營養生長期,甚至二次萌發葉芽。一些5葉以上的壯株不能開花,就是這個緣故。 |
上一篇:四種常見年花的習性和種植方法 下一篇:低幼齡茶樹凍害防治七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