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黃山欒大苗栽植技術(shù)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shù)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7 11:40 |
黃山欒以其較強的適應(yīng)性和較高的觀賞價值深受人們的歡迎,近年來,黃山欒在山東東營地區(qū)城市綠化中應(yīng)用較為廣泛,而且作為檔次較高的行道樹及園景樹種栽種。城市綠化一般栽種胸徑為7厘米至10厘米的大苗,為了提高黃山欒大苗成活率,需要采取以下技術(shù)要求。
999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4.苗木定干 栽植前,在距地面一定距離的苗干上,將苗鋸斷的修剪措施叫定干。栽植前的樹苗,于春季發(fā)芽前,應(yīng)按整形要求進行定干。一般行道樹栽植的黃山欒樹苗在離地面250厘米至280厘米處的飽滿芽上方留3厘米以上鋸斷,鋸口一定要平。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fā)和散失,要對鋸口進行涂油漆處理。 5.栽植 栽植時先將混好肥料的土填一半進坑內(nèi),堆成丘狀,按品種栽植計劃將苗木放入坑內(nèi),使根系均勻舒展地分布在坑內(nèi)土丘上,同時,校正栽植的位置,使株行之間盡可能整齊對正,并使苗木主干保持垂直。然后向栽植坑內(nèi)灌10至15公斤清水,待水滲下1/2時,立即向坑內(nèi)填入另一半混好肥料的土,待將根頸埋住后,輕踏,再撒一薄層土。這種先灌水后埋土的方法使根系能與土壤密接,并處在濕潤環(huán)境中,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三、栽植后的管理 三分種植,七分管理。因此栽植后的管理對于成活和以后的健康生長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一般分蓋膜、檢查及補植、肥水管理等管理措施。 1.蓋膜 為了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促進苗木成活,定干后每株樹蓋上1至1.2平方米地膜,四周用土壓嚴。 2.檢查成活情況及補植 春季發(fā)芽展葉后,及時檢查成活情況,并對未成活株及時進行補栽。 999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3.肥水管理 春栽的栽后15天左右灌水一次,水滲下后再覆土3厘米至5厘米,以利保墑。栽植當年以葉面噴肥為主,展葉后每半月噴一次300至500倍的尿素;7月下旬停止氮肥供應(yīng);自8月起每半月噴一次300至500倍的磷酸二氫鉀,至落葉前結(jié)束;8月中旬秋施基肥,株施烘干雞糞5公斤,過磷酸鈣0.5公斤;什捎脺鲜┓屎蠹皶r澆水。封凍前澆一次封凍水。 4.其他 春季于樹干周圍培成直徑70厘米至100厘米的樹盤,以利蓄水保墑,并注意病蟲防治和中耕除草等工作。 999中國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
上一篇:香蔥周年生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下一篇:蔬菜輪作的基本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