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棗樹座果率的技術措施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0 |
棗樹是多花樹種, 但受樹體營養和環境條件的影響, 落花落果現象十分嚴重, 采收果率僅為0.69%~2.6%。 提高棗樹的座果率, 首先是要加強肥水管理, 提高樹體的營養水平, 增強棗樹身身結果的能力。其次是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 提高棗樹的座果率。針對影響棗樹座果的原因, 目前生產中提高棗樹座果的措施分為4類: 1 開甲 開甲即環狀剝皮, 群眾稱“騸樹”。這是河北、山東金絲小棗產區普遍應用的棗樹增產措施之一, 且應用歷史悠久。棗農的體會是“掛棗不掛棗, 全憑騸上找”, “棗樹不騸, 白過一年”。金絲小棗如果不開甲, 全樹只零星座果, 產量甚微, 而開甲后, 座果率可提高40倍以上, 產量提高20倍以上。據安徽農學院和上窯林場試驗, 陜西的蜂蜜罐、晉棗; 山西相棗、板棗、團棗、過來瓶棗; 河南靈寶大棗、扁核酸棗、山東梨棗、木棗、圓鈴棗、躺棗; 安徽尖棗、河北贊皇大棗、婆棗; 南京冷棗、螞蟻棗等開甲后都有增產效果, 產量可提高20%~110%左右。 1.1 開甲時期 河北滄州棗區有“芒種”開甲的習慣。隨著開甲這一技術措施的廣泛應用, 各地開甲的適期則不盡相同, 一般掌握在半花半蕾期開甲為宜, 即當開花量達到30%~50%時(即盛花期)開甲效果最好。盛花期開甲的棗樹, 座果數量多而豐產, 成熟一致, 干制率高, 品質好; 末花期開甲的棗樹,果實生長期較短, 果實肉少、味淡, 干制率低, 產量也低; 開甲過早, 果實個大, 糖分含量高達82%, 但座果率低, 采收前遇雨裂果現象嚴重, 產量低,果實受一代桃小食心蟲為害也較重。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1.2 開甲方法 通常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初次開甲的棗樹, 應選樹干距地面30 cm平滑處, 先用扒鐮(滄州棗區常將舊鐮刀彎向一側做成)將樹干老皮刮掉一圈, 寬約1 cm左右, 扒至露出粉白色活樹皮(即韌皮部)為止。然后用開甲刀或菜刀從扒皮部位的中上部刀面與樹干垂直切入, 深達木質部, 繞樹干一周, 切斷韌皮部, 但不損傷木質部。視樹體情況, 下刀距上刀0.3~0.5 cm左右, 刀刃向上偏斜。要求整個甲口寬窄一致, 不出毛茬。最后將甲口內的一圍韌皮組織剔除干凈, 不留一絲殘組織, 以防影響座果。群眾說“留一絲、歇一枝”就是這個道理。以后每年開甲時, 均在頭年甲口上方5 cm左右處進行。當甲口抵達樹冠第一主枝部位時, 再回到樹干下部重復進行, 群眾叫“回甲”。 甲口寬度要根據樹齡大小、樹勢強弱、開甲時期雨水多少具體掌握, 不要強求一律。一般掌握初開甲樹甲口寬度0.6 cm, 大樹0.4 cm, 壯樹0.5 cm, 弱樹0.3 cm即可。過于衰弱的樹則應停止開甲, 待樹勢復壯后再開甲。開甲期雨水多或水澆地的棗樹, 甲口寬度要適當加寬1 mm左右, 但無論何種情況, 甲口寬度均不宜超過0.7 cm, 否則甲口愈合時間延遲, 樹勢較弱的甚至不能愈合, 會嚴重削弱樹勢, 引起落葉、枯枝等, 對樹體極為不利。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1.3 甲口保護 以往棗區群眾習慣上對甲口不加保護, 任其自然生長。因此, 多招致甲口蟲(皮暗斑螟幼蟲)為害。編者在滄縣、獻縣等地調查, 甲口被害率常在60%左右, 加之有的甲口開得過寬, 嚴重影響甲口愈合, 造成樹干疤痕遍布, 影響營養物質的轉運, 削弱樹勢, 影響產量, 甚至出現因甲口長期不愈合而死樹的現象。 試驗結果指出: 采取甲口涂藥抹泥措施后, 愈合組織增生速度快, 而且增生量多, 甲口愈合平滑無傷殘。 2 改善田間小氣候 花期噴水, 提高空氣濕度, 可增加座果量。我國北方棗區棗樹花期多干旱, 空氣相對濕度低, 對花粉發芽不利, 從而影響受精座果。故花期遇干旱天氣時, 用噴霧器向樹冠上均勻噴清水, 可提高座果率1倍以上, 產量增加14.5%~32%。山東果樹所試驗指出: 上午11: 00、下午3: 00和5: 00~6: 00噴清水, 座果率分別比對照(不噴水)提高了18.2%、2.7%和56.3%, 故噴水時間以下午5: 00以后為宜。此時噴水可以錯開棗花散粉時間, 且維持濕潤的時間長, 利于花粉發芽。一般連噴2天, 每天1次即可。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 提高異花授粉率 棗園放蜂, 提高異花授粉率, 可提高座果率。棗樹的多數品種可以自花授粉、結實。但異花授粉可顯著地提高座果率。河北省石家莊果樹研究所調查指出, 棗園花期放蜂,為棗樹傳播花粉, 能使棗花充分授粉, 座果率可提高68%~238%。而且棗樹距蜂箱越近, 效果愈好。所以有些群眾認為“棗花怕蜂蹬, 放蜂后焦花多、座果少”的看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4 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微量元素 噴布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微量元素, 可提高座果率。目前, 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有赤霉素、2, 4-D、萘乙酸鈉等, 其中應用較廣的是赤霉素(俗稱“九二0”)。 山東果樹研究所試驗指出: 赤霉素可以促進棗的花粉發芽, 還能刺激未授粉棗花結實。盛花期噴布10~15 ppm赤霉素1次, 座果率可提高70%~300%以上。這一技術措施已開始在河北、山東小棗產區及長江流域棗區廣泛應用, 并成為重要的增產技術措施之一。 河南新鄭縣棗樹科學研究所試驗, 花期噴布20 ppm的2, 4-D水溶液, 可使灰棗增產41.8%; 陜西果樹研究所試驗, 花期及幼果期噴布3次20 ppm的萘乙酸鈉, 能使清澗大棗卒果率提高73.3%。 微量元素硼、鋅、鐵等對座果率和產量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花期噴布0.2%~0.3%的硼酸或硼砂, 有提高座果率的效果, 這是因為微量的硼素能顯著地提高花粉發芽率的緣故。河南新鄭縣棗樹科學研究所在棗樹花期和幼果期噴300倍的硫酸鋅、硫酸亞鐵稀釋液, 使灰棗座果率和產量分別提高40%和58%。 果豐靈在花期使用可以提高座果率, 在幼果期使用可促進果實膨大。使用濃度10~20 ppm, 一般各使用一次即可, 效果十分明顯。 但需指出, 噴布植物生長調節劑或微量元素必須同時加強肥水管理相配合,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否則, 在肥水供應不足、樹勢衰弱的情況下, 即使暫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時座果量增多, 但因加重營養不足引起的生理落果, 使幼果大量脫落, 這樣造成的營養損失也很大, 達不到增產的目的。 目前, 在生產中將幾種提高座果率的措施綜合應用, 可取得比單一技術措施高得多得的效果。 |
上一篇:白芨 下一篇:防止切花早衰的技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