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抗旱技術之土壤篇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1 |
一、深翻:深翻可以增加土壤空隙和破壞土壤的毛細管,這樣一來就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又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深翻同時最好結合壓埋綠肥。 二、中耕:在干旱來臨之前的雨季后進行,可減少蒸發和清除雜草。 三、果園覆蓋:地面覆蓋是坡地和河灘沙地果樹園防旱的重要措施。 四、果園生草:果園生草就是在果園內種植對果樹生產有益的草。白三葉是目前果園生草推廣的較好草種。 五、穴貯肥水:穴貯肥水技術簡單易行,投資少見效大,具有節肥、節水的特點,一般可節肥30%,節水70%-90%;在土層較薄、無水澆條件的山丘地應用效果尤為顯著,是干旱果園重要的抗旱、保水技術。具體技術如下: 將作物秸稈或雜草捆成直徑15-25厘米的草把,放入含5%-10%尿液的水中浸透。在樹冠投影邊緣向內50-70厘米處挖深40厘米、直徑比草把稍大的貯養穴(坑穴呈圓形圍繞著樹根),依樹冠大小確定貯養穴數量,冠徑3.5-4米,挖4個穴;冠徑6米,挖6-8個穴。將草把立于穴中央,周圍用混加有機肥的土填埋踩實(每穴5公斤土雜肥、混加150克過磷酸鈣、50-100克尿素或復合肥),并適量澆水,然后整理樹盤,使營養穴低于地面1-2厘米,形成盤子狀,澆水3-5公斤/穴即可覆膜;將舊農膜裁開拉平,蓋在樹盤上,并一定要把營養穴蓋在膜下,四周及中間用土壓實,每穴覆蓋地膜1.5-2平方米,地膜邊緣用土壓嚴,中央正對草把上端穿一小孔,用石塊或土堵住,以便將來追肥澆水。在穴中心上方的地膜上穿一小孔,以便以后施肥澆水或承接雨水,并在小孔上壓一小石塊,以防水分蒸發。一般在花后(5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長期(6月中旬)和采果后3個時期,每穴追肥50-100克尿素或復合肥,將肥料放于草把頂端,隨即澆水3.5公斤左右;進入雨季,即可將地膜撤除,使穴內貯存雨水;一般貯養穴可維持2-3年,草把應每年換一次,發現地膜損壞后應及時更換,再次設置貯養穴時改換位置,逐漸實現全園改良。 苗木網,m.cqhuayin.com 六、培土:用肥沃的土壤、河泥、塘泥、菜園土等培土,可以增厚土層,減少水分蒸發,夏季可降低土溫,冬季可增加土溫,在瘠薄果樹園效果明顯。 |
上一篇:浙江省城市綠地植物配置技術規定(試行) 下一篇:常見盆栽花卉肥料 |